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張德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而擴大內需,則是形成國內強大市場的重要前提。因此,“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必須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供需兩側齊發力,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擴大內需是長期性重大戰略抉擇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近年來,我國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取得新的進展,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但同時,國際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一個時期以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盛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加劇了全球政治經濟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給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帶來嚴重沖擊,越來越多國家關注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本土化或區域化,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更加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這種形勢下,必然要求我國經濟發展要堅持以我為主,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挖掘內需潛力,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才能有效應對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帶來的各種風險挑戰,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聚力蓄能。
擴大內需,我國具有雄厚基礎和巨大潛力。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作為制造業大國,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制造業具有規模和布局等優勢,是聞名于世的“世界工場”“制造大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份額近30%,連續十年居世界首位;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外向型經濟特征逐漸弱化,最終消費支出和資本形成總額對GDP的貢獻率保持在高位,內需特別是消費已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我國已形成擁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的全球最具潛力的市場,隨著向高收入國家邁進,人民日益追求美好生活,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市場潛力將不斷被釋放,這是其他國家所難以比擬的。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關鍵時期,發展是第一要務,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尤為重要。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世界經濟深度衰退,因此必須眼光向內,把擴大內需作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著力點;另一方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更需要持續地堅持擴大內需,以此作為掌握經濟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抓手,為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贏得足夠空間。可見,錨定“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擴大內需既是當務之需,更是長遠之策,是根據內外部、長短期形勢變化做出的重大戰略抉擇。
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十四五”規劃《建議》要求,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最直接的做法自然是從需求側入手,全面促進消費和投資,但如果不能與供給側有機結合起來,易導致供需不適配,難以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因此,如同一個硬幣的兩面,供給與需求,是經濟運行的一體兩面,都無法單獨存在。從這個意義上講,擴大內需,必須從供需兩側同時發力,統籌兼顧,才能有利于形成強大國內市場。
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從消費上看,我國消費整體上已呈現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轉向更多的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的趨勢,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做好“減法”,也做好“加法”,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顯著提高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才能更好地適應消費升級變化趨勢,并以高質量供給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將巨大的消費潛力變為現實的消費張力。
從投資上看,要以創新引領,發揮好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補短板、強弱項,重點是通過加大投資力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盡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并推動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而創新供給模式、優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質量,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這樣,既能適應需求變化,更能引領和創造新需求,事半功倍地起到擴大內需的作用。
注重需求側管理,培育完整內需體系
2019年,我國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57.8%,與美、英、日、德等發達經濟體相比,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要把進一步激發消費潛力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形成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積極發展網絡消費、無接觸消費、體驗消費、智能消費、服務消費等消費新熱點,引導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大力培育新型消費,促進消費提質擴容,并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
2019年,我國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1.2%,比最終消費支出低26.6個百分點。投資是內需的重要構成,必須重視投資對拉動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因此,在擴大內需時,要把投資重點落在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即“兩新一建”);與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和轉換增長動力相結合,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促進創新驅動發展;要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市政工程、農業農村、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公共衛生、物資儲備、防災減災、民生保障等領域短板,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在外溢性強、社會效益高領域的引導和撬動作用,激發全社會投資活力。值得指出的是,在以投資擴大內需時,應堅持市場導向,以市場機制打造投資內生增長機制,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提高投資效率和效益。
通過注重需求側管理來擴大內需,除向消費與投資直接發力外,也應為培育完整內需體系進行有效制度安排。擴大消費最根本的是促進就業,那么就需要繼續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市場機制與政府干預搭配好,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同時,完善社保,不斷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優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等。如此,一方面從收入端增加居民收入,另一方面從支出端消除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使消費增長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相互促進,讓擴大內需基礎更牢、動能更足、效果更持久。此外,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暢通國內大循環,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也有利于培育完整內需體系,為擴大內需提供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
總之,“十四五”時期,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在牢牢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的前提下,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從供需兩側齊發力,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構建擴大內需的合力,為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提供堅實基礎。
相關閱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全面把握“十四五”規劃建議的重大意義和亮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創新為引領,加快建設科技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經濟在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握趨勢,高質量完成地方“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民生建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重在釋放內需潛力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破題“十四五”,以國內大市場促進大循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智能化轉型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人民調解在社會治理現代化中的作用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五年規劃:“中國之治”的獨特優勢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福祉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保障農民主體權益,夯實糧食安全之基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和前提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關鍵是人才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全面認識五年規劃和遠景目標的演變和內涵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實施“四個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和政府調節兩種作用,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準確理解和把握“十四五”規劃的核心要義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高質量金融開放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開拓全球合作新局面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把科技創新真正落實到產業發展上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打造新型城鄉關系,實現高質量城鄉融合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奮力推進新時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堅定文化自信中實現文化強國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感悟“四史”內涵與厚植“三愛”情懷相統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著力實體經濟需要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構建新發展格局 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國與世界互動中的新機遇、新挑戰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正確認識和把握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新特點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指明方向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文化強國,三個維度加強多層次文明對話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運用大數據加強疫情防控“五大治理”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兩業”融合推動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