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
【本課主題】
保持家風與政風的良好互動
【主講嘉賓】
周文彰,曾任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現為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兼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第六屆中國書協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科研成果獲得省優秀科研成果獎、省部級“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圖書獎。
發表了大量論文、文章和訪談,出版專著《狡黠的心靈》《從歷史走向現實》《綠島傻想》《特區導論》《并非傻想》《總想有心意》《效果是硬道理》《凡事都要下功夫》《撞鐘就要撞響》《周文彰詩詞選》《再造生活: 書法當代價值的親身體驗》等,譯著《康德》《理由與求知》《當代認識論導論》等。
【精彩論述】
人類政治生活早已證明,家風和政風,既可以良性互動,也可以惡性循環。2001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寫給父親的祝壽信中說,從父親這里繼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質很多。父親的節儉幾近苛刻。家教的嚴格,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從小就是在父親的這種教育下,養成勤儉持家習慣的。這是一個堪稱楷模的老布爾什維克和共產黨人的家風。這樣的好家風應世代相傳。這是講家風對政風的正面影響。2016年1月12日,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領導干部不僅在前臺大搞權錢交易,還縱容家屬在幕后收錢斂財,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響經商謀利、大發不義之財。這是講家風和政風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