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
【本課主題】
東北抗聯精神體現著對黨忠誠
【主講嘉賓】
張鵬一,2005年,任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籌建處副主任,2007年任館長、東北抗聯史實研究中心主任、東北抗聯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東北抗聯史實研究》雜志總編至今。先后榮獲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先進個人;本溪市、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本溪市依法治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編輯出版了學術論文專集,70余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進入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資料庫。創辦《東北抗聯史研究》學術刊物,已發表論文200余篇,編輯出版《浴血的歲月》、《不朽的旋律》、《永恒的記憶》《東北抗聯歌謠》等抗聯史書,推動了抗聯史學術研討和抗聯精神宣傳活動的深入開展。
【文字實錄】
918抗戰爆發的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就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武裝占領滿洲宣言,第四天中共中央發表關于日本帝國主義強占滿洲的決議,就號召大家起來反對日本帝國主義。
這里我講兩個史實,第一個是一封信件指方向,1933年1月26號,中共中央發表給滿洲各級黨部及全體黨員的信,問滿洲的狀況和我們黨的的任務,這封信分析了當時日本占領滿洲的特點,提出了建立全民族抗日統一戰略的方針策略。在中共中央發表81宣言的精神指導下,1936年2月20號,由共產國際代表團到東北巡視的楊勝統治起草的東北抗日聯軍統一宣言發表,后來實行分區作戰變成三陸大軍,其中第一軍第二軍變為第二陸軍,四五七八十軍變為第二陸軍。三六九四一軍變成第一大軍,從此東北抗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抒寫了東北抗戰的英雄史。
第二個史實叫一路西征驚敵膽,在抗聯歷史上有一次重大的軍事行動,是于南方中央紅軍相呼應的三陸大戰。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之后,東北黨組織和東北抗聯與黨中央逐漸失去聯系,1936年2月中央決定紅軍東征抗日,這個消息傳到東北,廣大將士歡欣鼓舞,為了配合紅軍東征抗日,打通與中共中央的聯系,同時擴大抗日游擊區,東北三陸大軍分別向遼河進發,應該說西征遭到嚴重挫折,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目的,但是他在戰略上配合了中央紅軍抗日,在一路上東北抗聯將士英勇頑強不畏艱辛,減輕了老根據的壓力,他們一路宣傳黨的抗日救國方針,擴大了黨的政治影響,其次東北抗聯在最后的艱苦時期,始終謀求與黨的聯系,1939年中共北滿省委到蘇聯想打通與中共的聯系,這次蘇聯之行為后期在蘇聯境內召開的會議打下了基礎,而且這兩次會議為加強中國共產黨對東北抗聯集中領導起了重要的作用,周寶中(音)同志當時為了保持東北抗爭他是據理力爭,他有意想集中北滿的南滿的紅軍,咱們能不能脫離黨的系統加入到蘇聯的隊伍,加入到蘇軍,周寶中說我們一定要保持東北抗聯的特殊性的。
以上這兩個史實都充分體現了東北抗聯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對中國共產黨無限忠誠,是抗聯信黨的最好詮釋。抗聯將士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忘初心。
抗聯精神的第三個內涵,就是聯合抗敵的精誠品質,918戰爭爆發后,我們黨的領導的抗日游擊部隊不斷的長大,中共滿洲省委向東北各地派遣了200多名的黨團員到義勇軍中開展聯合抗日活動,周寶中、楊震宇、馮忠云都是中國滿洲省委派的。楊震宇1934年春天他率部進入到北京懷柔,聯絡各路30隊共同抗日,一次楊震宇主動去見一個軍隊,他一見面就說你姓朱我姓楊,咱倆是朱楊同隊,日本占領了中國肯定是既殺豬又宰羊,我們必須擰成一股繩,才能打敗敵人,后來他倆互相槍支,以表抗日決心。
此外周寶中還積極爭取30隊,西北山八大隊聯合抗日,甚至到哈中聯絡工作成為抗日工作的一個典范。中國共產黨的全民抗戰主張還吸納了各路有志抗日的英雄豪杰加入到我們抗聯隊伍,比如說第五軍蔡志勇(音),他能征善戰,他把全軍都領上了抗日隊伍。第四軍軍長早年參加30對,后來又參加東北軍,成為東北抗聯的一員戰將。還有四軍軍長齊志軍(音)是金礦工人出生,他組建30隊,因為作戰非常勇敢被稱為齊老虎,后來他們都參加了中國共產黨,都為民族解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此外,東北抗聯還與朝鮮蘇聯戰士在世界東方反法西斯戰場上并肩作戰,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為中國抗戰和國際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貢獻。
在這里我們看,無論是建立全民抗日統一戰線還是國際反法西斯戰爭,東北抗聯的這種聯合抗敵的精神品質都是萬眾一心眾志成誠的體現,是博大寬廣的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