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
【本課主題】
東北抗聯精神是中國抗戰精神的重要內容
【主講嘉賓】
張鵬一,2005年,任東北抗聯史實陳列館籌建處副主任,2007年任館長、東北抗聯史實研究中心主任、東北抗聯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東北抗聯史實研究》雜志總編至今。先后榮獲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先進個人;本溪市、縣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本溪市依法治市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編輯出版了學術論文專集,70余篇有價值的學術論文進入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資料庫。創辦《東北抗聯史研究》學術刊物,已發表論文200余篇,編輯出版《浴血的歲月》、《不朽的旋律》、《永恒的記憶》《東北抗聯歌謠》等抗聯史書,推動了抗聯史學術研討和抗聯精神宣傳活動的深入開展。
【觀點摘編】
今年是東北抗日聯軍軍隊建設80周年,在這個具有特殊歷史紀念意義的這么一個年份,我們一起交流學習傳承東北抗聯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家知道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抗擊外敵取得完全勝利的戰爭就是中國抗日戰爭,這場戰爭波瀾壯闊,從1931年918局部抗戰爆發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再到1945年93抗戰全面勝利,歷時14年之久,在這場戰爭中在白山黑水有一支這樣的軍隊,他們在中華民族威望的緊急關頭,率先實現了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的主張,沉重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極大的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決心。這支軍隊最堅決最勇敢最忠實的站在抗日斗爭的最前列,他們持續時間最長,生存環境最惡劣,斗爭環境最艱苦,但是就是這樣一支部隊他們用血性和任性,用忠誠和意志同兇殘的日本軍堅持了14年的抗日戰爭,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支軍隊就是我們中國共產黨創立和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老一輩革命家對東北抗日聯軍的作用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毛澤東在為中央起草的致東北局的電文中這樣寫到,抗聯斗爭是光榮的,此種光榮應當受到黨的承認和尊重,曾經擔任中國東北軍書記的彭軍同志,他說我們共產黨領導的20多年斗爭中,有三件最艱苦的事兒,第一件紅軍25000里長征,第二件南方紅軍的三年游擊戰,第三件就是東北抗日聯軍的14年苦斗,我們說東北抗聯精神在東北抗聯14年浴血奮戰中形成,他所蘊含的不當亡國奴的家國情懷,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他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體現,同時他也是中國抗戰精神的重要內容,他具有鮮明的特質和豐富的內涵。
抗戰14年,我們抗聯戰士用靈活的戰術以小打大,消滅了日本官軍18萬人,我們東北抗聯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11個軍隊,政治首任軍長犧牲了就有七位,師級以上將領犧牲120多位,這都是有名有姓的,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的英明與山河同在,他們的精神與日月夕輝。應該說東北抗聯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脈相承,都是中國革命重要組成部分,東北抗聯精神作為中國抗戰精神的重要內容,他是中華民族寶貴性的財富,具有永恒的歷史價值和重要的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