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與傳統文化
【本課主題】
移動互聯網時代音樂行業將是新金礦
【主講嘉賓】
周亞平,著名音樂制作人。
【觀點摘編】
在中國流行音樂剛剛興起的時候,周亞平就投入到了流行音樂的制作行業當中。崔健、王菲、劉歡、毛阿敏等如今流行樂壇的重量級明星,都曾在他制作的卡帶里開始了自己首次的演唱生涯。“八十年代初,中國內地很少有原創的歌曲,那時曾掀起一股‘扒帶子’的熱潮,我們當時制作的大部分音樂也都是在‘扒’港臺音樂的帶子,”周亞平說,“其實那些歌曲并沒有太高的價值,但是對于藝人來說,那卻是他們走向職業生涯的開端。”在節目中,周亞平回顧了那段流行音樂的青澀年代,并講述了為崔健、王菲等明星制作第一張專輯的故事。
近年來熒屏上充斥著各種音樂選秀類節目,并總能成為公眾熱議的話題。但觀眾在節目中卻難覓好聽的新歌的蹤影。有人認為這反映出當前音樂產業的不景氣。周亞平表示,音樂行業不景氣是事實,這是由于音樂傳播的日益多元化和音樂人收益的倒掛。在數字環境下,音樂的傳統商業模式被摧毀,而新的商業模式又不能有效的建立起良性的付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唱片公司、音樂創作人、制作人等都處在一種比較艱難的狀態當中。
談到數字時代音樂的發展,周亞平說:“經過從業人員在數字音樂市場上的不斷推進,我們已經在互聯網中探索出了一個收費的模式。比如我們在互聯網上可以提供比mp3時代更優質的音樂,甚至是發燒級的音樂,這個時候就需要消費者為音樂付出一個合理的費用。在數字時代,這個基數是很大的,如果這個收費模式可以實現的話,音樂行業將是新的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