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編者按:為進一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聚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強大力量,中央網信辦與光明日報社共同組織“實踐新論·現代化進程的中國答卷”網上理論傳播專欄,陸續在光明網推出系列理論評論文章和新媒體產品,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寶貴經驗,充分彰顯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特色和優勢,讀懂和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的人類文明新形態。
作者:趙志疆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稱為《決議》)也多次提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的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兩者相輔相成:完善的治理體系能夠促進治理能力提升,良好的治理能力能推動治理體系進一步完善。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如何把制度優勢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是一項重大的戰略任務。
探索社會治理新格局
《決議》指出,要建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管理與服務是政府的兩大職能,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的社會參與意識越來越強,對公共服務的內容和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核心是在服務中實現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打造更大的公共服務平臺。由此,不僅意味著優化公眾的辦事體驗,而且意味著重塑政府的管理模式。
(漫畫/張婷婷)
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表現形式,江蘇省著力打造全要素網格化的社會治理體系。網格化社會治理是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承載形式,江蘇淮安通過科學劃分網格總數、強化網格力量配備,大力推行網格工作站、警格工作站、黨建工作站“三站合一”,建成網格黨建工作站5040個,統籌社會保障、綜合治理、應急管理、社會救助、法律援助等工作,使基層服務工作由“坐等上門”變“送上家門”,實現了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群眾自治的良性互動。
一系列先行先試的創新探索,標注著具有江蘇特點的社會治理之路。“小組自治”“鄰里自治”“樓宇自治”“院落自治”……伴隨著“微治理”實踐的廣泛開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基層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度大大增強。
多元化解社會矛盾
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然意味著以現代化的理念和方式化解社會矛盾,健全群眾利益表達、糾紛化解機制,用法律準繩來規范社會生活。
法治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也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礎性保障。2020年初,北京大興法院為道路交通糾紛案建立了綠色通道,當事人可以24小時隨時通過微信、網絡提交立案申請。數據顯示,2020年道交糾紛案件上訴率同比下降了12 %,發改率同比下降了71.8%。與此同時,大興法院道交糾紛案件電子送達覆蓋率達到了99.7%,辦案周期隨之大大縮短。
大興法院只是一個縮影——北京推動全市法院形成“多元調解+速裁”的長效機制,逐步形成具有北京特色的“一站式”糾紛解決機制,實現糾紛一次性化解。2020年北京市17家基層法院運用‘多元調解+速裁’機制共結案324395件,用21.1%的民事員額法官化解了69.5%的民事糾紛。與之相類似,今年以來,江西各級法院依托“多元化解E平臺”調解矛盾糾紛近兩萬件,成功率超80%,實現了方便群眾訴求、有效整合資源、及時化解矛盾、防止糾紛成訴、推動多元共治的“五贏”效果。
簡單案件訴前化解、普通案件前端速審、疑難復雜案件后端精判,這樣的審判工作新格局,不僅大大減輕了當事人解決糾紛的時間成本,而且實現了公共法律服務標準化、精準化、便捷化,為現代化治理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數字技術賦能公共服務
隨著數字科技的飛速發展,推進數字化轉型是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舉,建設數字政府是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的必然選擇。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赴浙江考察時,在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指出,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起步于2016年,目前包括公共交通、城市管理、衛生健康、基層治理等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重點區域、實時數據、人流數量……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7塊大屏上跳躍的數據,正是杭州現代化治理的“新密碼”。
當前,“數字治疫”“數字治堵”“數字治城”,數字化變革已滲透到杭州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當地市民也因此享受到了更多的“數字紅利”。與此同時,城市大腦迅速在長三角乃至全國“開枝散葉”。目前,相關經驗已在上海浦東、江蘇南京、蘇州、無錫等17個城市落地,覆蓋近半個“長三角”。
“十四五”開局之年,多地相繼出臺了建設數字政府的行動規劃。將更多數據引入城市治理,使城市更加“聰明”;讓更多城市接入平臺,讓區域更有張力,這也是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舉。
以現代化姿態邁向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在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之后,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中不變的主題。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物的現代化與人的現代化的辯證統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以人民為中心的有機結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宏大歷史背景下,通過治理理念人本化來提高公共服務效能、通過治理體系科學化來構建社會治理格局、通過治理方式規范化來優化糾紛調解機制,才能不斷提高制度軟實力、持續增強人民獲得感,以昂揚的姿態開辟嶄新的未來、締造更大的輝煌。(趙志疆)
相關閱讀:
【實踐新論】從脫貧攻堅到共同富裕:不斷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實踐新論】福利體系視野下的三種分配:通向共同富裕的中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