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
【本課主題】
矛盾及其轉化
【主講嘉賓】
張乾元,男,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精彩論述】
黨的十九大在作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的同時,也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就表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并沒有改變原有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性質,也就是說“我國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而“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只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呈現形態的變化,是原有社會主要矛盾的“升級版”和“部分質變”。“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論斷說明了,不僅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會發生轉化,即使在同一社會發展階段的演變過程中,社會主要矛盾也會發生轉化。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矛盾學說的新發展。
矛盾是推動事物發展的動力,也是矛盾轉化的動力。矛盾轉化集中體現了同一性和斗爭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同一性在矛盾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是為矛盾雙方提供一個相互依存、共處于統一體的平臺,為矛盾雙方各自利用對方中有利于自己的因素發展自己提供條件,同時也規定矛盾發展的方向。斗爭性在矛盾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是為矛盾雙方力量此消彼長提供能量,造成矛盾雙方力量發展的不平衡性,為對立面的轉化及事物的性質轉化創造條件;一旦矛盾雙方力量變化達到統一體所能允許的極限,斗爭性又是“壓死一頭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矛盾轉化的實際過程,是對立雙方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的同一性的力量,與促使它們分離、解體的斗爭性的力量,相互作用的過程和結果。所以我們說,“有條件的相對的同一性和無條件的絕對的斗爭性相結合,構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運動”,也是“矛盾轉化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