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本課主題】

  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主講嘉賓】

  陳慧女,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國化系研究生導師。主要主要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近5年,在《經濟日報》《財貿經濟》《經濟評論》《山東社會科學》和《湖北社會科學》等期刊共發表《技術創新、市場效率與政府職能邊界的確定——基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過程中政府職能視角》《論強化個人所得稅功能與縮小收入分配差距》《中國共產黨領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過程中收入分配改革領域的實踐與基本經驗》等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權威期刊1篇, CSSCI期刊4篇。

  【精彩論述】

老師:大家好,歡迎觀看光明慕課,今天我們共同探討的話題是“如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鮮明提出了“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思想,并且就怎樣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進行了深刻的闡述,王涵,你作為經濟與管理學院的本科生,你對這個問題關注過嗎?

學生:關注過,我記得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到了關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很多內容,比方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創新型國家,那老師,究竟什么是現代化經濟體系?

老師:有關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可以從字面上進行理解,我們要建設的是一個“經濟體系”,而且這個經濟體系是“現代化”的。經濟體系呢,是由不同經濟要素和經濟系統彼此聯系,組合而成的整體。因此,經濟體系就包含我們常常談及的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等等,那么怎么樣才算是現代化的經濟體系呢?王涵,你是如何理解“現代化”這個概念的?

學生:我覺得現代化是與傳統的、自然經濟對應的一種新的形態,就比方說以前人們聯絡靠寫信,我們直接用手機發微信,發email,這些都是現代化的表現。

老師:是的,現代化并不難理解。人們普遍認為,現代經濟始于英國的工業革命,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經濟不斷地被注入新的內涵。我們在談及現代化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明確“現代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概念。比如,列寧曾經提出過一個經典的公式,他認為“共產主義就是蘇維埃政權加全國電氣化”,這曾經是社會主義經濟是否實現現代化的“經典”標準,而這個標準放在今天卻不一定適合。因此,不同的歷史時期,即使是在同一個國家或地區,現代化也有著不同的含義。無論一種經濟體系曾經帶來怎樣的成功,也有可能會因為時移世易而變得不再適應,甚至成為了阻礙進一步發展的桎梏。歷史上其實充斥了符合“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歷史周期律的經濟體系。以亞洲國家為例,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躍居世界經濟前列的日本在90年代就進入了超過二十年的經濟衰退過程。曾經被認為已經步入可持續發展軌道的亞洲新興經濟體和東盟國家,也在1997-1998年間遭遇了嚴重的金融危機。由此可知,現代化經濟體系也決不是“已經現代化的國家的經濟體系”。也就是說,西方國家雖然被認為是現代化經濟的先行者,但其并沒有一個可以供任何國家拷貝的標準模式。

學生:老師,那現代化既然沒有統一的標準,而且也是不斷變化的,那我們怎么去評判一個經濟體系是不是現代化的呢?

老師:評估是否是現代化經濟體系,不是看是否機械地實現了國際對接,而是看是否適應我國的基本國情,是否能夠解決我國經濟發展中面臨的主要問題。恰如習近平總書記提到的那樣,“我們建設的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借鑒發達國家有益做法,更要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那么,王涵,你知道我們國家現在面臨的基本國情是什么嗎?

學生:我知道,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語速可稍慢)。

老師:不錯,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但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那什么變了呢?(停頓1秒)

學生:社會主要矛盾變了,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老師:是的,這個有關社會矛盾的重大科學判斷,指明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也就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體現在多個方面,但經濟發展(重音)的不平衡不充分是最根本的,由此從深層上決定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十九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就是適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提出來的。從矛盾的兩端看,當前制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正是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通過平衡、充分的“發展”滿足“需要”,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方向的前提下實現供需平衡是最根本的解決途徑。那么如何實現供需平衡呢?

學生:我覺得首先應該從供給入手,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同時要淘汰落后產能,消化過剩庫存。例如鋼鐵,煤炭行業現在都有產能過剩的情況,應該重新配置資源,把勞動力和原材料投入一些發展勢頭強勁的新興行業,如新型能源或高科技產業,生產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需求方面應該挖掘消費潛力。特別是關注低收入群體,因為邊際效用遞減,所以低收入群體會有更大的消費需求,只是受到了收入水平的制約。如果能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我覺得應該對刺激消費有很大幫助。

老師:說得非常好!你抓住了問題的關鍵。(PPT第1頁開始)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五部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部分明確提出了的六項戰略任務,這六項任務就是為了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而有針對性地提出來的,彼此之間密切關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體系(PPT轉為第2頁),即現代化經濟體系。我們一起來看看:

前兩項任務重點關注你提及的供給問題(PPT第2頁結束)。“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本質上就是供給的問題。今天,我們已經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經濟規模已經足夠大,但這是立足于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在總體粗放型經營狀態下取得的,成績斐然,但這種模式顯然不可持續。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建設創新引領、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這是建立現代經濟體系面臨的第一要務,也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問題的關鍵。

(PPT第3頁開始)中間兩項任務重點解決的是你剛剛談到的需求方面的問題(PPT第3頁結束)。我們知道,市場的擴張才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真正活力,否則僅僅推動供給的大發展只會帶來產品的積壓和資源的浪費。從根本上來講,我們的發展就是為了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滿足這種“需要”就要使這種“需要”成為有效的需求,也就是從潛在的需求轉化為現實的購買力。當前我國城鄉區域經濟發展差距偏大帶來的不僅僅是供給的結構性失衡,還有居民財富分配的冷熱不均問題。只有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建立合理公平的分配體系,才能釋放潛在的消費能力,不斷擴大市場空間,最終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關鍵所在。

除了你談及的供需兩方面外,我們還應看到,要實現供需的動態平衡,解決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還必須(PPT第4頁開始)立足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盡快形成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消費者自由選擇、自主消費、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平等交換的現代市場體系,這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制度保障。此外還需要適應全球化經濟浪潮,繼續推動形成全面開放的格局,充分利用世界各國的經濟資源,也將中國產品推向世界,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讓世界經濟促進我國經濟發展,我國經濟也帶動世界經濟發展(PPT第4頁結束)。(停頓1秒)因此,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不僅基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所提出的一種導向型的經濟體系,同時也是一個借鑒了世界發展趨勢的經濟體系。

學生:我明白了,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六大戰略任務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那么這六個方面有重要性的區分嗎?比如,哪個是最重要的,必須率先實現?

老師:現代化經濟體系,是由社會經濟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一個有機整體。雖然十九大報告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把現代化經濟體系具體化為行動綱領,但是我們不能將它們彼此孤立起來,更不能為它們排定一個實現的先后順序,因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任何方面的偏廢都會深刻影響其他部分,也都會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實現。

(學生點頭即可)

老師總結: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個重大理論命題,更是一個重大實踐課題,需要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深入探討。我們今天的探討就到這里,感謝您的觀看!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