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課
【本課主題】
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和歷史地位
【主講嘉賓】
羅永寬,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兼任武漢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武漢大學歷史系畢業后即留校任教,長期從事中共黨史黨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參加并完成國家重點課題一項和省社科研究青年項目一項,現承擔省部級等科研課題6項。著述頗豐,出版著作(含教材)17部(其中獨著2部,作為副主編4部,作為第二作者1部),在核心和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獲各類科研和教學成果獎6項。
【精彩論述】
學生:我們在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時,遇到一個重要的命題,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它有什么含義呢?
老師:作為一個理論范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時。作為一個政治命題,它見于193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共六屆六中全會上的政治報告。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有兩大基本含義,一是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二是把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結合起來,同中國的優秀歷史傳統和優秀文化結合起來,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發展馬克思主義。
學生:那為什么要把馬克思主義予以中國化呢?這么做有什么必要呢?
老師:馬克思主義自身需要與時拓新發展。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馬克思主義是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論,不是教條。
二是馬克思主義是19世紀資本主義工業社會條件下的產物,本身就需要與時完善、修正、豐富、發展。這種拓新發展,具體到中國,就是要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革命需要結合自身實際,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后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實際,同樣要求不斷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學生:那是不是可以這么講,一部中國共產黨歷史,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這個歷史過程有什么特點呢?
老師:的確如此,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個與時發展、循序漸進的歷史發展過程,與中國共產黨近百年的歷史相伴隨,又具有階段性特征。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是在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中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發展,是以百余年來中國社會相繼發生的歷史性轉變為基本的社會和時代背景的,或者說,是以中國社會和時代發展的“實際問題為中心”展開的。
學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在,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居于什么地位?
老師:毛澤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開拓者,他率先沖破教條主義的藩籬,最早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中國實際馬克思主義化”的科學命題,奠定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石,探索了在民主革命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殊路徑。可以這么說,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史上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所形成的第一個重大理論成果。
從這個角度看,在實現馬克思主義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進程所形成的理論成果中,毛澤東的貢獻最大、創造最多、水平最高。毛澤東的科學著作是毛澤東思想的集中概括。
學生:那我們如何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內涵,從總體上把握它的主要內容呢?
老師: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黨中央對毛澤東思想的科學涵義有兩次概括: 一次集中體現在1945年中共七大通過的黨章和劉少奇《關于修改黨章的報告》中;一次集中體現在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這兩次概括既有一脈相承的繼承關系,又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新認識、新發展。
今天我們把握毛澤東思想科學涵義,有三句話最重要:一、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又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具體化、民族化。二、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和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三、毛澤東思想是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
毛澤東思想主要在以下六個方面創造性地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 關于新民主主義理論。(2) 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理論。(3) 關于革命軍隊建設和軍事戰略和國防建設理論。(4) 關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論。(5) 關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論。(6) 關于黨的建設理論。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有三個方面:這就是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誕生120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這些具有中國共產黨人特色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僅表現在毛澤東的全部科學著作和黨的重要文獻中,而且表現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活動中,它是黨和人民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學生:那么,毛澤東思想是否等于毛澤東個人的全部思想?像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是不是不包括在這么范疇里呢?
老師:根據我們黨在歷史決議里的這個定義,毛澤東思想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和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那么,凡是被實踐證明是錯誤的思想、觀點,即使是毛澤東提出的,例如晚年他提出的“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就不屬于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
學生:那我們該如何對待毛澤東曾經犯過的一些錯誤,如何評價毛澤東呢?
老師:《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實事求是地評價了毛澤東在中國革命中的歷史地位,科學地論述了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和作為黨的指導思想的偉大意義,所以我們要按照歷史決議的精神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他歷史功績是第一位的,他的不足和錯誤是第二位的。對此,我們還應該學習和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在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他說:“對歷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歷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歷史條件、歷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歷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歷史必然性和歷史偶然性的關系。”
學生: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有什么關系呢?
老師:二者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毛澤東同志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重要思想成果的繼承和發展。從理論淵源上說,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都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獨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這是它們在立場、觀點、方法等基本方面的共同點。
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個科學體系,既包括毛澤東同志關于新民主主義的正確思想,也包括毛澤東同志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這些初步探索成果包括:以蘇為鑒,努力探索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還體現在《論十大關系》、黨的八大路線,以及《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文獻中,具體如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理論、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階段的思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民主法治建設和黨的建設的思想、還有祖國統一、三個世界劃分的思想等等,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淵源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先導。
總之,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在宏觀上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從毛澤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進程中的地位來把握,二是從毛澤東思想在指導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歷史功績來定位。
學生:在對待毛澤東思想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容易出現的偏向?
老師:主要是要防止出現兩個極端:一是要把作為科學概念的毛澤東思想同毛澤東個人晚年的錯誤思想區別開來,讓我們能夠完整準確地掌握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體系,排除對毛澤東思想采取語錄式機械式的運用、使其神圣化教條化的錯誤。二是歷史虛無主義的錯誤傾向。即以所謂“重新評價”為名,以歷史唯心主義為理論基礎,用孤立、片面、曲解的方法分析、觀察歷史,各種“非毛化”抓住毛澤東晚年錯誤、肆意夸大歪曲并否定其歷史功績,對毛澤東思想的核心思想觀點及立論基礎進行消解和否定。
最后,我想表達的是,在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的指引下,中國社會歷史發生了具有世界意義的深刻變革。毛澤東思想教育、哺育、影響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和無數中華兒女,是中國人民的寶貴財富,其歷史地位與當代價值早已載入史冊。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應當以新的視角拓展毛澤東思想研究新視野,挖掘毛澤東思想理論寶庫,發揮毛澤東思想的恒久魅力。
好了,這個話題我們今天就談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