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與軍隊建設
【本課主題】
遼寧艦是如何縮短艦載機起飛距離
【主講嘉賓】
傅前哨,1968年入伍。1977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歷任機械師,分隊長,編輯,處長,現為空軍航空雜志社副編審。主要著作有《未來飛機手冊》、《矚望云霄——軍用飛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內容簡介】
作為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的動向一直廣受人們關注。2017年1月13日,遼寧艦編隊順利完成跨海區跨年度訓練和試驗任務,返回青島航母軍港。這次長時間連續航行中,遼寧艦進行了多課目演練,創造了諸多第一。
經過4年多的科研試驗和訓練,遼寧艦已經積累了豐富而寶貴的訓練經驗,解決了影響作戰的諸多問題,在形成實戰能力方面有了新的巨大進步。
遼寧艦從外觀上看,有一個最明顯的特點是其前甲板上翹,與很多輕型航母的布局類似。這是因為艦載機的起飛方式與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的彈射起飛不同,采用的滑躍起飛。這是艦載機滑跑至航母艦艏位置時由于甲板上翹,艦載機進入上坡狀態,離開甲板時附帶躍升的動能趨勢,滑躍起飛的方式。同陸地滑跑起飛相比,滑躍起飛能夠縮短近2/3的滑跑距離。這也保證艦載機能夠在較短的滑跑距離內進行安全起飛。
為何滑躍起飛的方式能夠大幅度縮短艦載機起飛所需的滑跑距離呢?敬請收看本期《前哨觀察》,空軍專家傅前哨將為你解析其中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