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與軍隊建設
【本課主題】
發展“兩彈一星”是民心所向
【主講嘉賓】
王兆宇,現任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黨委書記。長期從事航天發射工作,先后參與和組織指揮了神舟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七號,天宮一號, 神舟八號、九號、十號飛船等國家級重大航天發射任務,在航天發射質量建設上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組織開展了載人航天發射場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提出的“指揮操作不出差錯、設施設備不出問題、質量把關不留隱患”等質量建設思想,為確保重大航天發射和科研試驗任務圓滿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
【精彩論述】
發展“兩彈一星”是國家發展所需,催著我們搞。新中國成立之初,國家經濟十分落后,工業基礎和科技力量極其薄弱。為了促進我國科技事業和國防工業的發展,我們黨發出了“向科學進軍”的號召,制定了《1956—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決定優先發展以導彈、原子彈為代表的尖端技術。
從“兩彈”起步到衛星上天,正是這十幾年,我國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機遇,與歐美強國站到了同一條跑道上——這個成就很了不起,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巨大,推動了科學技術、工業發展、醫療衛生、資源利用等領域的深刻變革。
難能可貴的是,發展“兩彈一星”還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科技英才。比較航天領域世界幾個主要國家科技人員的平均年齡,中國是30多歲,美國是40多歲,俄羅斯則超過50歲。
大國尊嚴所系,人民盼望搞。搞核武器和航天工程,一開始就是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核武器越造越多,威力越來越大;導彈越打越遠,能把地球毀滅幾次、幾十次還不罷休;航天領域,你放衛星我也放,你送人上太空我搞載人登月,你建空間站我造航天飛機……爭來爭去爭什么?不就是在爭世界霸權和戰略威懾力嘛!
中華民族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我們沒有稱霸世界的野心。我們搞“兩彈一星”,就是為了出一出“百年屈辱”這口惡氣,爭得一個發展中大國應有的地位,爭得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應有的尊嚴。當年原子彈、氫彈爆炸成功,被稱為“東方巨響”,那真是“一彈震全球”。第一顆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時,全國人民奔走相告,萬人空巷。現在我們每次執行載人航天工程發射任務,也會受到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