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理論慕課】劉建飛: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特征

  【本課主題】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主要特征

  【主講嘉賓】

  劉建飛,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戰略、大國關系、中國外交、美國外交。

  【文字實錄】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外交事務中提出的最醒目的一個概念就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十九大報告總結過去五年工作部分,習近平強調: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為我國發展營造了良好外部條件。“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一個新概念、新定位,對中國外交工作具有統領性的重要戰略指導意義。

  理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個概念需要把握好兩個關鍵詞,一是“大國外交”,二是“中國特色”。

  首先是“大國外交”。按說,中國一直是一個大國,中國外交也一直有大國外交的特征,但是在進入本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前,中國的大國身份還不夠鮮明,大國地位也不夠突出,在外交事務中,中國更多地是以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身份來發揮作用。隨著中國發展和世界格局變化,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地位也明顯提升,中國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心。與之相應,世界許多國家都期待中國發揮“大國作用”、承擔“大國責任”。與此同時,中國作為大國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新挑戰日益突出。出于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順應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需要,中國外交應當更加有所作為,因此也就更加需要展現“大國外交”風范。順應中國的需要和世界的期待,“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個概念應運而生。

  當然,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個新概念,并不是簡單地為中國的大國外交追認一個名份,也不僅僅是要更好地體現中國外交的大國特質與現實,而是要突顯“中國特色”。改革開放之前的中國外交,很大程度上還有傳統大國外交的色彩,比如結盟和具有結盟性質的大國聯合。中國改革開放并確立全方位和平外交后,有別于傳統大國外交的特色越來越明顯。但是由于中國的綜合實力相對有限,大國地位不夠突出,所以中國特色展現得也不夠充分。在新形勢下,明確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個概念,就是要讓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充分展現。更為重要的是,提出這個新概念還是要著眼于未來,要根據世界新形勢和中國新方位為中國外交規劃新藍圖。可以說,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就是目前及未來中國外交戰略的主題,所有的戰略理念、目標、布局、保障都要圍繞著這個主題而展開。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到底“特”在哪里?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所以會不同于傳統的大國外交,就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站在時代潮頭,將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與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緊密結合起來。傳統的大國外交,基本上都是只顧及本國利益,要使本國利益最大化,為此不惜犧牲他國利益。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等就是這種大國外交的真實寫照。這樣的大國外交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大國戰爭甚至世界大戰,同時還伴隨著強國對弱國的欺負、掠奪,造成各種各樣的人權災難。馬克思、恩格斯主張將和平作為“新社會的國際原則”,使平等、互相尊重、友好往來、不干涉他人私事等人際關系中應該遵循的“道德和正義的準則”成為各民族之間的關系中的至高無上的準則。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決定了中國絕不能走傳統大國外交的老路。中國更不想成為一個“新的霸權”。從提出并踐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弘揚“和平與發展”時代主題,再到推動建設“和諧世界”,都展現了中國的世界情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新型國際關系,更是將這種世界情懷提升到一個新境界。

  中國特色肯定離不開“中國”這個載體。所以,民族性也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一個重要特征。中國作為一個東方文明古國,深受“和合文化”的浸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深受西方式大國外交之害的中國,絕對不要做這種大國外交的跟隨者、繼續者。中國一直有世界情懷,愿意為世界做更大的貢獻。因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民族性與時代性的有機結合。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