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與軍隊建設
【本課主題】
把中國光纖維推向世界
【主講嘉賓】
廖延彪:光纖傳感專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內容簡介】
光纖傳感是一種新技術,在國際上一般應用于航空、航天、軍工、國防等高端領域。1966年,美籍華人高錕和霍克哈姆發表論文,光纖的概念由此產生。伴隨著光纖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光纖傳感技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標志。
2016年5月,中國光電子博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我們有幸采訪到了光纖傳感專家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廖延彪。
廖延彪和我們分享了目前光纖在光纖陀螺中的應用。他表示,光纖陀螺是目前應用最成功的,光纖陀螺被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導彈制導、衛星導航等方面。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光纖將在水下探測、邊防等諸多領域有更廣泛的應用。
近十幾年來,光纖通信技術不斷被發掘,大大提高了傳統意義上的通信能力,這使得光纖通信技術在更大的范圍內得到了應用。光纖有的不僅是用武之地,而且正在引導著新技術的革命。
當談到讓廖延彪最高興的事時,他開心的說道“第一件是把光纖納入國家計劃,第二個就是2012年讓國際上承認中國在光纖發展道路上所做的工作。”
作為科研專家,廖延彪身上始終散發著執著、堅韌、不屈不撓的精神光輝,而正是通過無數科研人的執著、堅韌,才使得中國光纖傳感技術的30年成為了走向成功的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