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與軍隊建設
【本課主題】
中國的發(fā)展和美國衰落的對比
【主講嘉賓】
喬良,國防大學教授,空軍少將。1984年至1988年先后畢業(yè)于魯迅文學院和北京大學中文系,獲北大文學學士學位;1992年獲享首批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3月獲全軍首批“一級文學創(chuàng)作”職稱;空軍專家委員會委員;二炮軍事理論專家咨詢組成員。1974年開始發(fā)表作品,迄今共發(fā)表各類文學作品逾數百萬字。除文學創(chuàng)作外,長期潛心于軍事理論研究,為我國著名軍旅作家、軍事理論家、軍事評論家,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1999年,與王湘穗合著的軍事理論著作《超限戰(zhàn)》一書出版。被美國西點軍校列為學員必讀書目和美國海軍學院正式教材,更被意大利陸軍總監(jiān)米尼上將稱為當代軍事名著。
【觀點摘編】
中國正處在經濟轉型期,經濟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下行,而這種“下行”正在成為中國經濟新常態(tài)。同時,美國的經濟復蘇也一樣乏力。雖然從去年開始,美國不斷傳出一些經濟強勁復蘇的消息,特別到去年第四季度,美國經濟指數突然達到4%,讓全世界大吃一驚。很多人認為這是美國經濟強勁復蘇的信號。但僅僅幾個月后,今年第一季度統(tǒng)計顯示,美國經濟已下跌到2%。美國經濟為什么如坐過山車一般,原因究竟是什么?這里的奧秘恐怕只有美國人知道。
經濟學家喜歡說,現(xiàn)代經濟是信心經濟。當一個國家的經濟數據不好的時候,全球的投資人就會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前景缺乏或失去信心。那么,失去投資人信心的該國經濟就會變得更加糟糕。美國人對這一道理的了解顯然比任何國家都更深刻。因為美國今天是個借債度日的國家,所以它比任何國家都更需要良好的經濟數據,以吸引國際資本回流美國。這意味著美國人在經濟數據上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以吸引國際資本。這也使美國的每一份顯示其經濟“強勁復蘇“的數據,看上去都讓人感到意味深長。
今天,在爭奪國際資本的問題上,各個國家正在展開激烈的拼殺,美國和歐洲,美國和中國,美國和其他地區(qū),數據之爭,已成為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今天中國已經走到如此重要的一步,我們已經成為世界GDP第二大國。去年全世界的GDP總量達到77萬億,美國17萬億,中國10萬億,日本4萬多億。中國從四年前GDP全面超過日本,短短幾年時間,已經把日本遠遠甩在后頭,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