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與軍隊建設
【本課主題】
“海巡者”破解海上無人機回收難題
【主講嘉賓】
傅前哨,1968年入伍。1977年畢業于西北工業大學空氣動力學專業,歷任機械師,分隊長,編輯,處長,現為空軍航空雜志社副編審。主要著作有《未來飛機手冊》、《矚望云霄——軍用飛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內容簡介】
無人機如何起飛和回收?無人機海上和陸地回收有何區別?海巡者如何破解海上無人機回收難題?
點贊國防、致敬空天。本期《大國空軍》系列節目,空軍軍事專家傅前哨為您揭秘上述問題。
目前,無人機的發射起飛過程相對簡單,回收卻是困擾全世界難以解決的大難題。尤其是海上巡海無人機的回收,一般不允許直接降落在甲板上。因為無人機滑跑距離較長,甲板長度很難滿足無人機降落需求。
傅前哨介紹說,陸地上一般可采用“撞網回收”的方式對無人機進行回收。另外,還有相對比較安全可靠的“全地形回收”方式,特別適合復雜地形的無人機回收。但這兩種方式并不適合海上回收。
“理論上講,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在海上進行回收,但一般軍艦不允許這么用?!备登吧诒硎?,采用這兩種方式若一旦回收失誤,無人機將有可能撞在軍艦的導彈、雷達等相應的設施上,一般便不采用這類危險的回收方式。
當前,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海上無人機回收方式,是讓無人機飛到軍艦附近海域,利用傘降方式降落在海中,再進行人工回收。不過,這種耗時費力、風險較高的回收方式,需要對無人機進行防護處理,并非萬全之策。
“海巡者”是由成飛設計制造的一款中小型低空近程無人機。作為一款軍民兩用海上使用的偵察無人機,“海巡者”這款無人機雖個頭不大,卻非常有特色。其具有安全可靠、先進實用、晝夜工作、使用方便和重量輕、體積小等特點。
顧名思義,海巡者就是在海上進行巡航飛行,執行各種各樣的任務。例如對海面目標進行監視,對一些非法入侵的船只進行監視,當然它也能夠用于反走私、禁毒等多種功能。
“海巡者”可利用船、車載彈射起飛,單垂繩攔阻回收。這種回收方式便是利用在軍艦、海巡船或民船上,架上一個架子,架子下面豎上一根繩,外形上像似一個由弓和弓弦組成的回收架。
傅前哨介紹說,“海巡者”無人機當飛回到軍艦或民船附近時,就沖著這根繩子去,一旦它觸碰到這根豎直的繩子。就有可能用翼尖的鉤子將無人機鉤住,讓無人機懸停,并利用別的方式將其降下來。
“這種回收方式比較安全可靠,不用擔心無人機會撞壞軍艦或民船上的其它設備,也不用落到海里?!备登吧谡J為,這種方式回收后可以立刻重新使用,對一架無人機的重復使用非常有利。
據悉,“海巡者”除電力巡線、氣量測量等傳統任務外,還可以勝任反恐巡邏、近海支援等軍事任務。其機身下的光學探測球,能夠用多種光學探測的方式對海面上的目標進行偵察、監視,可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對較大的海面進行巡航和監視。
資料顯示,“海巡者”無人機起飛重量30公斤,任務載荷3公斤,可以在300至3000米高度間巡航,巡航速度每小時120至150公里,攜帶汽油情況下可在空中持續作戰3至4小時,攜帶重油則留空時間增加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