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王雪莉、白宮鼎(清華大學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屆杭州亞運會正式開幕。“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是杭州亞運會籌備過程的核心標準,也成為了所有杭州亞運會參與者的最高準則。雖然本屆亞運會剛剛開幕,但自申辦成功以來,杭州和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5個協辦城市通過秉持并踐行“綠色、智能、節儉、文明”的辦賽理念,已經為如何“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通過減少不必要投入,力行節儉節約;基于創新技術和智能數字技術,降低能耗,減少運維成本,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提升辦賽和參賽體驗;提早布局場地設施賽后利用方向,促進舉辦地基礎設施和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打造舉辦地特色品牌和美譽度。此外,還與更多地區共享亞運紅利,協作協同,持續獲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綠色——杭州亞運會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新建的場館都采用了綠色建筑設計和節能技術,以減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例如,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游泳館,智能導光系統通過屋頂的210根導光管,將室外自然光引入場內,每年可節約10萬度電。杭州亞運會的65個場館和相關設施,實現了100%綠色電能供應。這些綠電除了來自省內海上風電、光伏以外,大多來自中西部省份。在杭州富陽水上運動中心,場館屋頂屋面覆土面積約2.4萬平方米,多種綠植讓場館的綠化率達到45%,既能固碳釋氧,又讓場館內冬暖夏涼,而其雨水回收系統可將雨水經過一系列過濾,用作場館中庭、水系及噴泉、灌溉用水,使用這樣的系統,場館每個月可節省35%(約1000噸)水能。這些綠色低碳應用,不僅大大節省了新建場館的投資,更為賽后運維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基礎,而來自中西部省份的綠電,還促進了資源的協同利用,使得中西部地區也能享受到亞運會的紅利,擴大了大型賽事積極效應的影響范圍。
智能——杭州亞運會在智能應用與數字創新領域有眾多全球首創。“智能亞運一站通”是杭州亞組委上線的亞運史上首個一站式數字觀賽服務平臺,這在國際綜合性運動會亦屬首創。平臺圍繞“食、住、行、游、購、娛”6個方面需求,整合各類城市服務,為各國觀眾提供從購票、出行、觀賽到住宿、美食和旅游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小程序注冊人數已經超過一億。此外,杭州亞運會創新推出的全球首款數字火炬、開幕式上令人嘆為觀止的數字煙花、全球一億數字火炬手攜手點燃亞運圣火的盛況,以及亞運會開發的數字吉祥物等衍生商品,都是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的創新嘗試,這些新實踐,不僅提升了觀賽和參賽體驗,更是城市服務一站式平臺應用的極致場景,可以在賽后繼續完善,更高效智能地服務市民和游客需求,提高服務質量,降低服務成本;而數字商品的出現,也使得相關產品和商品可以突破地域邊界,突破供應鏈傳統模式,進而獲得更多更大范圍新的經濟效益。
節儉——杭州亞運會在預算和資源利用方面力求節約。按照“能改不建”的原則,杭州亞運會56個競賽場館,除12個新建場館外,其他均為改建或臨建場館,31個訓練場館也全部是改造場館。賽事相關設施器材,也將“能借不租、能租不買”的原則貫穿始終,如承擔擊劍比賽的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經相關單位評估后,其原有的5000多個座椅可保留繼續使用。經過仔細拆卸、清洗后,這批座椅重新原位“上崗”;浙江工商大學文體中心是本屆亞運會手球項目的比賽場館,因賽事需求,場館改造時原有的地板要拆除。為避免浪費,5天時間就可以拆除的地板,校方花了兩周時間進行保護性拆除,隨后捐贈給了有需要的山區學校。而這些場館中,已經有51個場館制定了下一步具體利用計劃,比賽之后能利用的計劃方案比例已經達到91%。從節儉這個辦賽實踐看,更是直接降低大賽的投資投入,提高了場館賽后持續利用的成功率,這兩個指標恰恰是影響大型綜合性賽事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文明——杭州亞運會將文明作為現代與傳統交匯的共同點。從文明的治理和行為視角看,“硬件”方面,杭州亞運會比賽場館按照無障礙標準建設:建設有“會說話”的無障礙衛生間,不僅能提供更貼心的服務,還能通過語音呼救等方式觸發報警機制。“軟件”方面,亞運會的文明參賽和觀賽已成為杭州全體市民對于體育文明的最大共識和對體育精神的莊嚴尊重。而從文明的文化視角看,杭州亞運會的主題口號,“心心相融@未來”,用現代互聯網特征符號來體現亞運會對于增進亞洲乃至世界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的激發作用,更體現了共向未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愿景,而分別代表良渚古城遺址、西湖和京杭大運河的吉祥物“琮琮”“蓮蓮”“宸宸”,以及展示中國人文歷史和山川風物的亞運火炬“薪火”,則將主辦方的歷史文化脈絡與現代體育盛典有機結合,彰顯出體育在文明傳承中的重要價值。這樣的大型綜合性賽事不僅能夠促進城市文明的發展和進步,也能夠凸顯城市的文化底色和特點,有利于賽后吸引更多的人到主辦地來興業安家,旅游度假。
不僅如此,杭州還按照“杭州為主,全省共享”的規劃,聯動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等協辦城市共同承辦亞運會40個競賽項目、61個分項的賽事。通過亞運場館的建設和改造,進一步促進了全省不同地區的分工與合作,形成區域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機制。亞運場館的建設以及賽后利用將對相關城市經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不但將促進杭州相關產業發展,也會為周邊地區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機會。而這種協辦共享機制,也使大型綜合性賽事對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利好效應惠及更多地區,在最需要的地方進行投入,雪中送炭,讓更多人受益,回報更優,而不是固守成熟區域,重復投入,那就肯定會面臨投入回報邊際遞減的局面。
杭州亞運會不只是一場體育盛會,以體育促和平,以體育促團結,“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會”,為世界呈現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不僅是中國建設體育強國路上的標志性事件,也是促進我國發展、振奮民族精神的重要契機;不僅是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新征程的重要篇章,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國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杭州亞運會以體育為切入點,對推動中國與亞洲各國開展更加全面、深入的區域合作、溝通與交流等發揮一系列關鍵作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與深遠的社會價值。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
相關鏈接
???【時代青音】陳先達、臧峰宇對談:如何在時代語境中推進文化的實踐轉化
???【時代青音】唐任伍:正確把握理論深度與網絡大眾化傳播的關系
???【時代青音】金民卿:新時代“兩個結合”的原創性理論貢獻
???【時代青音】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題中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