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金民卿(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黨委書記)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新時代歷史方位,汲取黨的理論創新經驗,根據新的實踐發展和理論創新要求,進一步推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性回答了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問題,形成一系列原創性理論成果。
第一,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歷史時代的理論,分析當今時代本質和階段性特征,提出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重要思想。“許多西方國家經濟持續低迷、兩極分化加劇、社會矛盾加深,說明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現形式、存在特點有所不同。”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世界經濟基本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快速推進,世界主要大國之間的關系正在進行重大調整。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加速演進。
第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提出“新時代”觀和“新矛盾”論,科學把握基本國情“不變與變”的辯證法,作出新時代中國發展戰略部署,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歷史性變革。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的新矛盾和新國情,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需要黨帶領人民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動現代化建設向更高層次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的需要,更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第三,把世界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和中國現代化的鮮明特征有機結合起來,進一步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創立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黨的二十大報告對中國式現代化作了全面系統闡述,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黨的領導是最大優勢和最本質特征,社會主義是根本制度屬性。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具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普遍要求,如生產力高度發達、經濟基礎雄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牢牢立足中國具體實際,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在領導力量、性質目的、價值取向、發展方向、方法路徑等方面與資本主義現代化有著本質區別,克服了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弊端,創造了人類現代化的嶄新模式和發展路徑。
第四,把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貫穿到新時代文化建設當中,提出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本立場、方針、態度和方法,把中國共產黨人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提到新的高度。這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去審視中華傳統文化,從當代中國實踐和未來中國發展這兩個角度,更好地繼承其優秀成果,弘揚其優良傳統,為我所用、為今所用、為將來所用,實現歷史文化、當代實踐和未來發展的有效貫通;就是要堅持古為今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摒棄那些過時的、帶有剝削階級意識形態的消極思想,弘揚那些超越時空、具有普遍價值、對當代發展有推動作用的積極思想,努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第五,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當中,發掘和弘揚其精髓要義,使之在新時代釋放出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最本質的特征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最現實的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最深厚的文化根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推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使之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有機構成,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撐。
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政治立場、理想信念等有機結合起來,提出了偉大建黨精神,偉大建黨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體現,為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增添了嶄新內容。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傳統文化中的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都具有永不褪色的價值,成為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資源。
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民族有著深厚文化傳統,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體現了中國人民幾千年來積累的知識智慧;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要體現繼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馬克思主義的資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資源、國外哲學社會科學的資源,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在當今時代的強大生命力和價值感召力,使之同各國人民創造的多彩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精神指引。
第六,以深邃的哲學思維和系統觀念,科學揭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契合點,在推動二者貫通的過程中,形成重大理論創造。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關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觀點,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貫通,將“人民至上”作為立場觀點方法突出強調;把馬克思主義“真正共同體”的共產主義理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理想貫通,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把馬克思主義關于改造自然與尊重自然辯證統一的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貫通,提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思想;把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思想,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反求諸己、自省自勵的思想貫通,提出自我革命理論。
【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項目】
相關鏈接
【時代青音】陳先達、臧峰宇對談:如何在時代語境中推進文化的實踐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