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 李奇澤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挑戰,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經濟發展的論述對于當前和下一階段經濟發展走向、政策的實施落地具有指標性和指導型的建議,值得關注。
首先,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對全年經濟增速未設定總體目標,主要是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但是,報告同時提出,未設定經濟增速總體目標有利于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薄J刈 傲!钡拙€,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筆者認為,所謂“穩住經濟基本盤”也就為2020年全國經濟發展設立了一個總體的概括性的目標:在抓好“六穩”、“六?!钡耐瑫r,在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在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式的前提下,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力以赴在經濟發展領域取得優異的成績。
報告強調了加大宏觀經濟政策實施力度,以保民生、穩就業為主導的政策的實施和落實。以加大宏觀經濟財政、稅收、投資政策的實施來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報告明確提出,今年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這項政策的落實為全國中小企業吃了定心丸。政府應為企業營造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為企業在人才、資金、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產學研方面合作增加科技轉化的途徑等方面的扶持,加速傳統產業轉型的速度和效率、解決科技含量高但是規模小的新型企業在創業初期因為資金上的困難導致發展受限的困境、促使發展勢頭好的產業在技術創新方面得到加強,為今后企業發展的良好勢頭打下堅實的基礎。只有企業平穩發展,才能穩住就業;只有穩住就業,才能使經濟發展平穩運行,才能使社會秩序、社會經濟發展更加穩定。
報告再一次強調大力發展民生的發展方向,并指出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包括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群體就業支持;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擴大低保保障范圍,對城鄉困難家庭應保盡保,將符合條件的城鎮失業和返鄉人員及時納入低保;對因災因病遭遇暫時困難的人員,都要實施救助。要切實保障所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這充分體現出政府“以人為本”施政戰略的主軸。
報告提出,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這充分凸顯出了中國政府試圖運用金融工具來扶持企業的意愿。
生產要素對于經濟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報告明確提出,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人才流動,培育技術和數據市場,激活各類要素潛能。政府應堅持市場出清的原則,堅持提高生產要素要著眼于市場無效產能的出清理念,淘汰無效產能,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尋找刺激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政府需堅持可持續發展、因地制宜發展的戰略和目標,充分發揮地區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堅定不移地解放思想,解決當地經濟發展內生動力不足的問題。生產要素的提高依賴于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政府須通過加大對企業在制度、技術和人才方面扶持的力度,加大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支持的力度,豐富區域經濟產業發展的業態,形成地區經濟協同發展,良性競爭的良好市場機制,從而使得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協同、高效、可持續發展。
區域在融合發展過程中形成經濟帶已經成為當今區域之間形成發展共同體,協同共進的重要舉措。報告指出,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東北全面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率先發展。在區域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充分發揮不同城市之間的優勢,從而形成區域發展中的優勢互補。政府作為市場宏觀調控中“看不見的手”,在市場經濟運作的體制下,在城市之間資源和資金的分配上應充分考慮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避免城市之間發展過程中“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情況發生。
相關閱讀:
【專家學者看兩會】一份突出民生導向的務實報告——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專家學者看兩會】有信心有能力確保今年的經濟社會各項目標順利實現
【專家學者看兩會】以國內大市場循環支撐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
【專家學者看兩會】人民至上: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大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