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
【本課主題】
馬克思主義使中國擺脫了一盤散沙的狀態
【主講嘉賓】
韓毓海,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曾任紐約大學東亞系訪問教授,東京大學教養學部特任教授。入選北京市“四個一批”人才、北京市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中國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作品曾獲第九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第七屆上海文學獎、第三屆中國大學出版社圖書獎優秀暢銷書一等獎等。著作《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名列2010年度全國優秀圖書排行榜總榜第一名,并收入《中國高層領導薦書集萃》,《馬克思的事業:從布魯塞爾到北京》,獲評“2012-2103年度全行業優秀暢銷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迎接黨的十八大重點出版物”。《一篇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克思》當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2014中國好書”,中央國家機關讀書活動推薦圖書。《偉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讀馬克思》被美國引進,是第一本進入美國課程標準體系的馬克思讀物。
【精彩論述】
把一盤散沙的中國強有力地組織起來,這是中國革命的重要內容。組織人民群眾的基本方法,就是馬克思告訴我們的。閩西是我們黨開創的最早的紅色根據地之一,是新中國的搖籃之一,更能反映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古田會議的召開確立了人民軍隊建設的基本原則,并進一步推動土地革命的開展,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在龍巖這個地方,更會感到,馬克思主義不是空談。
馬克思主義對我們中華文明偉大復興有什么意義?它使中國能夠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去正確地分析世界與中國國情,用馬克思主義去戰勝各種錯誤的思想。中國共產黨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創新,將中國基層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對于中華文明的復興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馬克思的重要著作《資本論》要研究的問題是以貨幣為完成形式的價值形態。一是把完全不同質的東西等同起來,二是把價值數量化。把虛擬的價值數量化,是資本的起源。馬克思反對的是資本主義,而不是資本。資本為勞動人民服務,為萬眾服務。
經典是照耀人類前進的火炬,馬克思經典要反復讀。人類歷史的進步是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回到經典,又從經典出發的過程。今天我們看到了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發展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產生了無數的新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