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戴宏偉(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5月中旬,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河北并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時指出,實踐證明,黨中央關于京津冀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是符合我國新時代高質量發展需要的,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京津冀協同發展根本要靠創新驅動。對此,京津冀必須要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構建產學研協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京津冀協同發展新階段的重點任務
黨的十九大以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的顯著成效,雄安新區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持續提升。從現實發展情況來看,京津冀已經進入高質量協同發展階段。在新的發展階段,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點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產業協同,即繼續推進產業轉移和非首都功能疏解,牢牢牽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積極穩妥、穩中求進,控增量和疏存量相結合,內部功能重組和向外疏解轉移兩手抓,有力有序有效推進疏解工作;要繼續抓好計劃中的標志性項目向外疏解,同時接續謀劃第二批啟動疏解的在京央企總部及二、三級子公司或創新業務板塊等。二是創新協同,即京津冀三方進一步推進技術轉移和科技協同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要強化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構建產學研協作新模式,提升科技成果區域內轉化效率和比重。其中,要注重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在協同創新中逐步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在京津冀著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以協同創新推進京津冀高質量協同發展
全面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首要任務是高質量發展,而創新則是其磅礴動力。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從京津冀發展實際來看,京津冀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擁有數量眾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創新基礎扎實、實力雄厚,具備了協同創新的良好條件,不僅是全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空間節點,更是推動京津冀高質量協同發展的重要動力。
具體來說,一是要加強三省市協同創新。加快共建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提升科技創新增長引擎能力。同時,北京、天津要持續深化對河北的科技支持,帶動河北有條件的地區更好承接京津科技的溢出效應和產業轉移。
二是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在市場經濟體制中,要注重激發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注重發揮其在創新中的主體性作用。與長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企業層面的協作尤其是創新協作程度還不高,地方政府應積極搭建創新平臺,推進企業跨地區創新協作,推進產業鏈深度融合與升級。
三是要注重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要唱好京津“雙城記”,把北京科技創新優勢和天津先進制造研發優勢結合起來,共同打造科技創新高地、區域發展高地,在建設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發揮輻射帶動和高端引領作用。要充分發揮雄安新區的創新示范區作用,帶動河北在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中闖出新路子,在推進全面綠色轉型中實現新突破,在推進深化改革開放中培育新優勢。
充分發揮雄安新區在創新發展中的作用
未來雄安新區在我國創新體系及京津冀協同創新中會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雄安新區設立的主要目的是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協調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先行區,努力打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新階段、協同創新成為三地重要任務的大背景下,雄安新區作為創新驅動示范區及協調發展示范區,必須進一步明確定位,加強協作,以創新促進高質量發展。具體來說,雄安在創新發展中應重點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是雄安新區作為創新驅動引領區和北京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關系。雄安新區與北京在創新方面的定位應“和而不同”,避免重復建設,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北京科技基礎雄厚,但缺少科研成果轉化的空間,雄安新區的設立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二者在創新的定位上應有所側重,在原始創新、基礎創新、應用創新、關鍵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分別作出突破。
二是雄安推動科技創新與發展高端高新產業之間的關系。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安新縣考察時指出,規劃建設雄安新區要突出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要發展高端高新產業。雄安新區要發揮高端高新產業產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經濟社會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優勢,打破傳統增長模式中先發展經濟再治理環境的惡性循環,通過創新要素的集聚,不斷進行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完善創新創業環境,以科技創新為橋梁和媒介,把雄安新區和高端高新產業融合起來。而高端高新產業發展及集聚又會促進雄安新區的科技創新,從而有利于雄安新區的創新驅動引領區、京津冀體制機制高地和協同創新重要平臺的實現。
三是承載北京創新資源轉移與吸納全球創新資源的關系。一方面,雄安新區作為非首都核心功能的集中承載地,會承接北京部分創新功能,包括部分創新要素集聚功能、輻射功能等。另一方面,雄安新區的設立不僅承載著北京創新資源的轉移,還應吸納全球的創新資源。因此,雄安新區既要依靠國家力量大力發展科技研發、高等教育、現代服務業、高端高新產業、基礎設施等,發揮政府和市場兩方面的作用,加大吸引全球創新資源的力度,也要依托新區政策優勢,吸引國內外創新型企業落地雄安,通過財稅、租金、獎勵基金等政策,支持企業落地與技術創新。要積極支持大中型企業在新區設立研發中心,并發揮民營科技企業、中小科技企業的生力軍作用,造就一批具有核心技術、自主品牌和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骨干企業。同時,引導社會資本與各類創業基金入駐雄安,參與新區建設,通過政府專項創新基金、創新企業信息共享平臺等,引導社會資本與各類創業基金入駐雄安,匯聚資金優勢,加快新區創新發展。隨著全球創新資源的匯聚,進一步強化雄安新區的創新環境與產業體系,為雄安創新引領協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相關閱讀:
【理響中國】人口高質量發展有利于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釋放內需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