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作者:石敏杰、丁明磊、王書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多次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方向和任務。2021年10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經濟規模超45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二,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能力大幅提升,逐步進入科技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
一、我國數字經濟迎來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
(一)全球數字經濟迅猛發展,成為經濟增長重要動力。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當前,全球新冠疫情疊加烏克蘭危機,對世界工業經濟產生較大沖擊。在此背景下,數字經濟仍然逆勢大幅增長,成為全球經濟重要穩定器和增長極。根據中國信通院最新數據,2021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為38.1萬億美元,同比名義增長15.6%,占GDP比重為45.0%。其中,發達國家數字經濟規模大、占比高,2021年規模為27.6萬億美元,占GDP比重為55.7%,發展中國家數字經濟增長更快,2021年增速達到22.3%。
(二)全球數字技術加速創新,帶動科技產業變革突破。
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創新,日益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因此,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全球技術創新最活躍的領域之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創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加快推動數字化技術創新,加強前沿技術研發和數字化轉型,搶占數字領域科技創新制高點。例如,近年來美國出臺《國家網絡戰略》《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規劃》,歐盟發布《歐盟人工智能戰略》《歐洲數據戰略》等一系列政策,把發展數字技術提升到國家發展的戰略核心層面。
(三)我國數字經濟量質齊升,應用賦能能力不斷增強。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不斷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打造起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規模方面,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位居全球第二,達到45.5萬億,同比名義增長16.2%,占GDP比重達到39.8%。賦能社會經濟方面,我國數字技術與各行業加速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農業、服務業、城市治理等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例如在工業領域,我國已培育較大型工業互聯網平臺超150家,連接工業設備超過7800萬臺(套),服務工業企業超160萬家,全面覆蓋國民經濟各領域。
二、乘勢而上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做強做優做大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的同時,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一是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基礎軟硬件仍然受制于人。基礎軟件、工業軟件以及高端芯片、智能傳感器等產品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能力還較弱。二是體系化協同創新能力有待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有待進一步協同。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還需完善。三是數字技術的推廣應用有待加強,數據資源規模龐大,價值潛力挖掘和應用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四是數字領域國際話語權有待加強,國際規則和標準體系參與度還需進一步提升。
對此,筆者認為,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以科技創新引領我國數字經濟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一)加強技術創新,筑牢數字經濟發展根基。
牽住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牛鼻子”,把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圍繞高端芯片、智能傳感器、5G中高頻器件以及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終端人工智能推斷框架等數字經濟關鍵軟硬件,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堅持體系化研發布局,加強集成電路與基礎軟件協同攻關。加快布局數字領域前沿技術,加強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交叉融合,重點關注腦機交互、超級泛在網絡等交叉學科領域,搶占未來數字技術和產業發展制高點。
(二)完善創新體系,優化數字經濟發展環境。
加快完善數字經濟各領域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鼓勵數字技術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產業鏈各環節核心企業、終端用戶以及優勢高校、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以需求為導向,研用結合,開展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加強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等新型創新載體建設,圍繞產業共性技術,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優勢力量,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加強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提升平臺面向企業的綜合服務能力,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檢驗檢測、技術咨詢、標準、知識產權等全方位服務。
(三)深化技術應用,推動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充分發揮我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深化數字技術應用,推動技術創新和應用創新相互促進、良性循環。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工業制造、醫療健康、城市治理等領域深度融合應用,一方面以應用及海量數據提升數字技術模型迭代優化,另一方面以數字技術全面提升行業智能化、網絡化水平。加強算力網絡建設,提升高質量算力供給能力,驅動和支撐數字化發展進程。全面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加強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指導。圍繞企業數字化需求,加快上云用云,提升管理運營、生產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促進企業數字化發展。
(四)加強開放合作,提升數字領域國際話語權。
積極宣傳我國數字經濟全球治理主張,主動參與數字領域國際規則和標準制定。廣泛宣傳我國數字經濟最新技術、應用創新以及數字科技改善環境、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水平的做法,讓世界更好了解和認識我國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鼓勵企業、科研機構主動加入國際標準化組織,參與信息通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數字領域國際化標準和規則制定,積極推廣我國已成熟技術和應用的好做法、好經驗。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