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新修改的勞動合同法、新通過的出入境管理法……7月1日起,一批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法規正式開始施行。
法律倡導“常回家看看”
修訂后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法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
該法還規定,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人,禁止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國家要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在老人贍養方面,新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護,子女或者其他親屬不得干涉老年人離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贍養人的贍養義務不因老年人的婚姻關系變化而消除。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黎建飛說,這體現了新法對老年人精神慰藉問題的關注。為了保證這一法律規定的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8條第3款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此外,新法中“老年人養老以居家為基礎”、“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等也體現了對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關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目前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超過2000萬,失能、半失能老人約3300多萬,據預測,到2050年,失能老人將近1億。老年監護制度首次入法,是我國監護法律制度的突破,將有利于尊重、保障老年人特別是癡呆人群、行動不便老年人的生存權。為解決失能老年人長期護理的經費問題,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國家逐步開展長期護理保障工作,保障老年人的護理需求;對生活長期不能自理、經濟困難的老年人,地方各級政府應當根據其失能程度等情況給予護理補貼。
北京師范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說,以社區為依托是未來養老模式的根基。新法規定,各級政府應逐步增加對養老服務的投入,鼓勵、扶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或者個人興辦、運營養老、老年人日間照料、老年文化體育活動等設施。在養老服務管理方面,法律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規范養老服務收費項目和標準,加強監督和管理。
熱點面對面 | 國內理論動態導讀 |
![]() |
![]() |
![]() |
構建和平共處、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 | 保護兒童權利,不能只是“兒童節”一天 | 如何守護食品安全老百姓的一片“天” |
![]() |
![]() |
![]() |
大學生就業如何實現逆市突圍? | 關于《旅游法》,你應該知道的那些事 | 不要過分解讀“中國式過馬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