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肩負職責使命,帶著殷殷重托,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首都,共商國家大計。值此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光明網推出“一級教授談兩會”系列稿件,特約請兩院院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等權威專家析看點、話期待,傾聽思想理論界的時代聲音!
發揮高校主力軍作用,為基礎研究注入強勁效能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的民革、科技界、環境資源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時強調,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此后,“基礎研究”相關內容被頻頻提及,成為兩會代表委員熱議和關注的重點。
加強基礎研究為什么很重要
從歷史上看,基礎研究在歷次科學革命和工業革命中都發揮了先導作用,基礎研究的重大理論突破引發了科學革命,推動了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進而影響和改變了世界發展的歷史和格局。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支撐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國際科技競爭中爭取戰略主動,基礎研究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源動力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加強基礎研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基礎研究是所有技術問題的基石,也是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實現“從0到1”的突破,是從基礎研究邁向科技創新、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巨大飛躍。科技部部長陰和俊在首場“部長通道”集中采訪活動中表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出現了一片新的氣象,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超過3.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備受社會關注的基礎研究經費為2212億元,比上年增長9.3%。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目前我國基礎研究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價值導向還不夠鮮明,研究布局相對比較分散,對重大科學問題聚焦不夠,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亟待提升,引領性重大成果還比較少,基礎研究總體水平還不夠高。實現更多“從0到1”,必須深刻認識到存在的差距和短板,特別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增強緊迫感、危機感和責任感。
充分發揮高校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軍作用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主力軍,在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培養基礎研究人才等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應當充分發揮科教資源優勢,成為基礎研究和重大科技突破的主力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基礎研究,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必須下氣力打造體系化、高層次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讓更多基礎研究人才競相涌現;也必須要遵循基礎研究人才成長規律,構建基礎研究人才長周期培養機制,為他們提供長期穩定的支持和保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聚焦國家急需領域,相繼成立未來技術學院、微電子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碳中和研究院等,推動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碳中和等方向人才培養創新,依托國家級科研平臺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謀劃推進科教融合,大力培養高層次緊缺人才。為充分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學校探索實施長周期柔性考核機制,以“階段考核”代替“年度考核”,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職考評”,出臺系列支持舉措積極鼓勵青年人才“揭榜掛帥”,挑戰前沿科學領域、沖擊頂尖科學問題。
加強基礎研究,是研究型大學的使命擔當。高校在建設和發展中要始終著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戰略工程、重大任務,培養尖端科技人才,再通過輸出尖端科技人才來充實國家科研和行業力量,解決國家“卡脖子”難題,更好服務“教育、科技、人才”一體部署和科技強國建設。
釋放創新動能,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本屆兩會期間,如何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成為許多代表委員重點關注的話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創新在新質生產力形成中起主導作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核心動能在科技創新。我們要充分發揮創新主導作用,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促進社會生產力實現新的躍升。
我們應當逐步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持續強化國家實驗室、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主動對接戰略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需求,持續增強科技創新自立自強能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戰,積極搶占科技制高點,取得更多原創性科技成果,為新質生產力的形成發展提供源泉動力。(光明網記者劉夢甜采訪整理)
相關閱讀:
【一級教授談兩會】韓慶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級教授談兩會】張占斌: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一級教授談兩會】邢廣程:“一帶一路”倡議成果豐碩,邊疆民族地區迎來戰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