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文字實錄】
發展觀是對什么是發展、為什么發展和怎樣發展等問題的總體觀點。確立什么樣的發展觀,對一個國家能走上什么樣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響。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領導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就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比如,認為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等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在這個時期,我們黨認為“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展”,強調“在前進的征程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理論內核,同時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發展觀的拓展與創新,這表明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創新發展重在解決發展動力問題,不僅強調經濟社會發展中創新起到的驅動性作用,也為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等各領域指明方向。協調發展重在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既是發展手段,也是發展目標。綠色發展重在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豐富了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開放發展符合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趨勢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想追求,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展現大國擔當。共享發展將社會公平正義和社會大局穩定擺在了重要位置,切實為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提供保障。
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開創性的歷史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運行在總體平穩的前提下保持了高質量增長。“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的交織影響,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依然保持正增長,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復蘇重要引擎。
與此同時,我國各個領域發展都躍上了新的臺階。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的推進讓中華兒女的“飛天夢”不再遙遠;在線辦公、遠程問診等新技術的推廣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與萬物互聯;節能減排、植樹造林讓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青山常在、綠水長流;“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廣受稱贊,“中國聲音”正在世界舞臺上越來越響亮。在新發展理念的引領下,我國取得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面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發展理念仍將是我們前進的指向標,指引我們建功新時代!
(出品人:楊谷;總策劃:陳建棟;總監制:吳叢叢;策劃:蔣正翔、施墨;監 制:李澍、張晞;腳本:徐倩陽、李澍;制作:梁爽;配音:李澍)
?
參考資料: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