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編者按】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建構了一個個精神坐標,形成了獨特的精神譜系,這成為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寶貴財富。在迎接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之際,為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光明網理論部將陸續推出系列理論稿件,闡述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形成的偉大精神,彰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當代價值。敬請關注!
作者:張浩(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鄒志鵬(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中國共產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黨的百年發展史,既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也是一首充滿豪情壯志的精神贊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百年接續奮斗中,黨團結帶領人民開辟了偉大道路,建立了偉大功業,鑄就了偉大精神,積累了寶貴經驗,創造了中華民族發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跡。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百年精神譜系的一項重要內容,它與我們黨在革命戰爭年代形成的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精神一脈相承,共同構筑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柱。學習百年黨史,弘揚兵團精神,就要從歷史中汲取營養,推動這一紅色基因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為做好新時代新疆工作凝聚磅礴力量。
兵團精神是六十多年來兵團人在屯墾戍邊、艱苦創業的實踐進程中凝練出的偉大精神
一部兵團建設發展史,就是一部兵團人屯墾戍邊鑄忠誠、開拓進取開新局的創業史。1954年10月,新疆軍區遵照軍委總參謀部的批復,成立了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十萬大軍脫下軍裝,在荒原戈壁上興起了墾荒造田、大興水利的自給性生產建設。在六十多年的創業歷程中,兵團人始終懷抱著建設新疆、鞏固邊防、報效祖國的初心使命,秉持著為民辦好事、不與民爭利的原則與囑托,工作生活在風頭水尾、沙漠邊緣、“三到頭”(即水到頭、路到頭、地到頭)的地方,艱苦奮斗、努力開拓,用青春和熱血,把戈壁變成了良田,把荒漠變成了綠洲,唱響了一曲曲建設祖國、鞏固邊疆的壯歌。正如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成立六十周年的賀信中所指出的,幾代兵團人發揚“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扎根新疆沙漠周邊和邊境沿線,認真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切實當好生產隊、工作隊、宣傳隊、戰斗隊,充分發揮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作用,在開發建設新疆、增進民族團結、推進社會進步、鞏固西北邊防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兵團精神是兵團人在黨的領導下,為應對各種嚴酷特殊的自然人文環境,繼承和發揚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在屯墾戍邊、艱苦創業的艱難斗爭中逐漸形成的群體精神特征和風貌。面對惡劣的自然生態、復雜的歷史人文、重要的戰略環境,兵團人迎難而上,開墾了農場、守住了邊疆、穩住了社會,書寫了改天換地的偉大奇跡。兵團精神,是兵團人在屯墾戍邊、艱苦創業的偉大實踐中形成的寶貴精神,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特別是改革開放的歷史條件下孕育的重要精神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百年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六十多年的創業歷程中,兵團人逐漸形成了以“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奮進”為主要內涵的兵團精神。熱愛祖國是兵團精神的核心和靈魂,六十多年來,幾代兵團人懷著對祖國的赤膽忠心,扎根天山南北,時刻牢記著黨和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使命,成為了共和國“不穿軍裝,不授軍銜,不拿軍餉,永不換防的哨兵”。無私奉獻是兵團人的精神境界和永恒追求,一批批中華兒女前赴后繼地團結在兵團的大旗下,為建設新疆、保衛邊疆奉獻了青春與汗水。艱苦創業是兵團精神的奠基石,面對惡劣的自然生態,兵團人不懼艱難、白手起家,扎根荒原,在祖國西北邊陲鑄起了一座開發西部、建設西部、繁榮西部的不朽豐碑。開拓進取體現了兵團精神與時俱進的時代特征,兵團人牢記使命、銳意進取,在繼承兵團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在積極適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保持了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生機活力。
兵團精神在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的獨特地位
兵團精神是兵團人發揚和傳承人民軍隊紅色傳統和紅色基因的集中體現。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由駐疆人民解放軍轉業而來,駐疆人民解放軍開創了新中國屯墾戍邊事業,也奠定了兵團精神的基礎和內核。“人民軍隊從勝利走向勝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偉大力量。”從艱苦卓絕的井岡山斗爭到千難萬險的長征路,從硝煙彌漫的抗日戰爭到摧枯拉朽的解放戰爭,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偉大的革命精神始終是指引人民軍隊披荊斬棘、一路向前的燈塔。兵團繼承了人民軍隊的光榮傳統,來自五湖四海的英雄兒女一經加入,便很快繼承了人民軍隊的革命理想和精神,具備了人民軍隊的風骨和情懷。總而言之,人民軍隊為兵團提供了豐富的革命傳統和紅色基因,其與兵團屯墾戍邊實踐相結合,凝結成了獨樹一幟的偉大兵團精神。
兵團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具體表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歷程中所形成的寶貴精神財富,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而先鋒模范作用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精神譜系的重要支撐。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創建以來,始終牢記初心使命,自覺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自己的最終追求,為推動新疆經濟建設、維護社會穩定、鞏固祖國統一、增強民族團結作出了突出貢獻。
兵團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共產黨建設、鞏固和治理邊疆的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六十多年來,兵團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發揚無產階級政黨的革命精神和斗爭精神,認真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職責,充分發揮了建設大軍、中流砥柱、銅墻鐵壁作用。六十多年來,兵團堅持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優良傳統,將建設、鞏固和治理邊疆的實踐與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結合起來,不斷為安邊固疆事業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兵團精神汲取了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實踐精神,發揚了中國共產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革命精神和奮斗精神,是我們黨建設、鞏固和治理新疆工作的精神支柱,在我們黨的百年歷史中熠熠生輝。
兵團精神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做好新疆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以兵團精神夯實理想信念之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下塑造兵團人的集體精神風貌,凝聚兵團職工群眾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兵團的光榮傳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和兵團改革發展穩定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證明,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完全正確,必須長期堅持。新時代學習百年黨史,弘揚兵團精神,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一致,確保黨中央治疆方略的正確落實和新疆社會的長治久安。
以兵團精神砥礪初心使命,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歷史充分證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贏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黨就能夠克服任何困難,就能夠無往而不勝。早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之際,毛澤東同志就指示:“你們要為新疆各族人民多辦好事,不要與民爭利,要堅持民族團結。”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號召,要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激勵各級干部在新時代扎根邊疆、奉獻邊疆。兵團精神植根于黨的性質宗旨,彰顯了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不變底色。新時代學習百年黨史,弘揚兵團精神,就是要牢固樹立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群眾路線,汲取人民智慧,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努力奮斗。
以兵團精神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奮斗精神,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新疆位于祖國的西北邊陲,有著漫長的國境線,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地,對我國戰略安全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兵團人堅持屯墾、戍邊兩手抓,在發生外敵入侵、“三股勢力”作亂和自然災害等情況時,總是行動迅速、前赴后繼、義無返顧地沖在最前面。新時代學習百年黨史,弘揚兵團精神,就要堅持發揚革命傳統,強化責任擔當,胸懷“國之大者”,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行力,為貫徹黨中央的治疆方略、做好新疆工作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
相關閱讀: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專家談】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是立黨興黨強黨的豐厚滋養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專家談】學習研究中國共產黨精神及譜系正當其時
【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專家談】弘揚西柏坡精神,自信書寫時代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