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發揮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消費維權主力軍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建立健全消費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召回制度,嚴肅查處制售假冒偽劣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我們要以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為契機,依法履職,凝心聚力,扎實做好消費維權工作。
加強消費維權法治化建設。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消費維權工作。進一步修訂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規章和規范性文件,積極推動消費維權地方立法。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促進市場公平競爭維護市場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見》,加強流通領域商品質量安全風險警示工作,完善消費環節經營者首問和賠償先付制度,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動市場監管體系健全完善。認真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切實提升消費維權工作法治化水平。
加強商品質量和服務維權監管執法。要將監管執法貫穿于消費維權工作的始終。圍繞實施居民消費六大工程,繼續強化重點領域消費維權,集中組織質量抽查檢驗。針對消費者反映集中的銀行、電信、電商、旅游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合同格式條款專項整治,切實解決社會反映強烈的“霸王條款”問題。針對重點行業和企業開展行政約談,督促企業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依法查處質量違法、假冒商標、虛假宣傳、合同欺詐等消費侵權案件,以案件查辦倒逼行業自律和企業自治,促進市場經營行為規范。
加強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消費維權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支持消協組織依法履行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的8項公益性職責,及時反映消費者呼聲,依法開展社會監督,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要充分發揮消協組織的引領作用和社會平臺優勢,整合政府部門、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以及經營者、消費者的力量,合力做好消費維權工作,使消協組織真正成為消費者利益的忠實代表者、消費潮流的科學倡導者、消費者權益的堅定維護者、社會協同共治的積極引導者。
加強消費維權工作保障。要面向基層、貼近群眾,深入開展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普法宣傳和消費教育引導活動,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要樹立信息化思維和大數據理念,深度挖掘和綜合運用消費維權信息、網絡和大數據資源,跟蹤分析消費熱點、消費結構、消費趨勢、消費模式的變化,服務監管執法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加強消費維權干部隊伍建設,大力培養消費維權專家型人才和復合型人才,不斷提高消費維權預警研判和應急處置能力,全面提升消費維權現代化水平。(馬正其)
上一篇:今后一個時期社會心理取向與引導
下一篇:美國政府是怎樣輸出價值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