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文藝創作、軟實力建設、行政監察專員制度、核心價值觀、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混合所有制經濟、干部換屆選舉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丁振海:精品力作的涌現需要人品與文品相統一】
人民日報海外版原總編輯丁振海表示,中華美學精神的創作論和作家論,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命題就是文品與人品的統一。從來人品、文品都是歷史的和具體的,因而必然打上時代的烙印。對于今天的作家來說,文品與人品的統一有其不同于以往的更高的要求。
“人品”可說是對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綜合要求,對作家藝術家來說當然應該要求更高。習近平也同樣強調,“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文藝工作者是靈魂的工程師”,“文藝創作方法有一百條、一千條,但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要廣大的文藝工作者認真而不是敷衍地、切實而不是表面地按照上述要求去做,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在火熱的生活中開闊胸襟、蕩滌靈魂、汲取力量、志存高遠,就一定能做到人品與文品的統一,為無愧于偉大時代的優秀作品的不斷涌現提供最可信賴的人格保證。
摘編自《人民日報》
【戴木才:軟實力建設不應是一套自說自話、自我欣賞的語言表達】
中共中央宣傳部政研所研究員、副所長戴木才認為,我國今天的軟實力建設,不應該是一套自說自話、自我欣賞的語言表達,而應該是在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文明積極成果的基礎上,打造我國關于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的話語體系和話語權。這種體系,既要反映我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以及由此決定的我國獨特的發展道路,又要深入揭示這一獨特發展道路在現代化、國際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前進方向中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世界意義;既要反映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中國化的世界觀、國際觀和全球觀,又要反映現代化、國際化、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內涵和價值內涵。對國內社會而言,它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容展示、思想展示和價值展示;對國際社會而言,它應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體現時代精神、符合世界發展潮流,融入世界現代化、國際化、全球化進程的重要價值和借鑒意義。也就是說,“中國話語”創新,既要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又要融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和世界歷史發展的時代潮流。只有這樣,我們的“中國話語”、“中國敘述”和“中國故事”,才可能在國內國際產生不可抗拒的導向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摘編自《紅旗文稿》
【劉卉:行政監察專員制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檢察日報社理論部主任編輯、澳門大學法學院訴訟法學博士研究生劉卉指出,行政監察專員制度為什么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除了行政監察專員具有權威的地位以外,還因其有以下鮮明特點。
一、行政監察專員具有較強的獨立性。行政監察專員依法獨立行使職權,不受行政機關、司法機關、黨派力量、社會組織的影響與干涉。二、處理案件注重“剛柔相濟”原則。行政監察專員沒有改變行政機關決定的權力,只有在特定情況下,才能對實施重大違法行為的官員提起控訴。“剛柔相濟”的案件處理原則,有助于行政監察專員全面、深入地調查申訴案件,徹底查清違法或不良行政行為,同時,又能緩和行政監察專員履行監督職責的對抗性,較容易被行政機關等被監督者接受,從而促使其主動糾正錯誤,最終切實維護公眾的合法、合理權益。三、對行政監察專員進行有效的監管。為防止其濫用權力或滋生腐敗,許多國家對行政監察專員及其機構都建立了有效的監管制度。
摘編自《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