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近年來,有關部門實際上已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推動養老“多軌制”所導致的不合理差距等問題的解決。從2005年開始,我國已連續9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
媒體了解:
這個頂層設計除了關注養老金待遇差別問題外,還包括應對老齡化的資金安排,養老金的空賬、投資運營、城鄉差別、地區差別、轉移接續問題,退休年齡問題,多層次養老保障問題,如何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大病保險等多個社會廣為關注的問題。
專家建議: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中國社會保險學會副會長鄭功成:采取“三步走”的策略解決。第一步,盡快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與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一樣的“統賬結合”的財務機制;第二步,對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待遇進行結構分解,將現在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退休金分解成“基本養老保險金”與“職業年金”,前者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金”相同,后者與“企業年金”對應;第三步,放棄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金與工資增長掛鉤的機制,代之以與“企業職工養老金計發辦法”一樣的機制。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近幾年每年的調整幅度都達到10%以上。在此基礎上,我們還將著重向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人員傾斜,使他們的待遇水平在普遍調整的基礎上有所增加,這也能夠從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