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思想中國化、價格治理機制、民營經濟、教育建設推動科技發展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張宇:立足實踐,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宇指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在經濟理論發展方面也取得了開創性成就,創立并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學習貫徹《習近平經濟文選》第一卷,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要論述,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深刻領悟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當前,“兩個大局”加速演進并深度互動,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產生了大量深刻復雜的現實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實踐上大膽探索、在理論上不斷突破,作出符合中國實際和時代要求的新的回答,得出符合客觀規律的新的認識,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的認識,用不斷豐富和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指導經濟發展新的實踐,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
摘編自《人民日報》
【鄧郁松、蘇諾雅:完善價格治理機制,推動經濟向好發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鄧郁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蘇諾雅指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價格改革向縱深推進并取得豐碩成果,主要由市場決定價格機制進一步完善,價格總水平保持相對穩定,價格調控監管能力也明顯增強,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也為進一步完善價格治理機制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堅實基礎。《意見》在準確把握我國發展階段和價格運行規律變化的基礎上,以“四個機制”和“一個基礎”為核心,構建了我國價格治理的新框架。強化事前引導預防和事中事后監管,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加大社會關注度高的商品服務的監督檢查力度,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等措施,有利于規范價格行為。完善包括行業企業自律、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管在內的多元治理模式,建立健全跨部門聯合監管機制,能夠增強價格監管合力。健全覆蓋國內外、產供銷、期現貨的監測分析預警機制,完善價格信息發布,可以提升價格信號的公開透明度。加強成本監審和調查,有利于夯實價格治理的基礎。加快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完善政府定價等規章制度,動態修訂中央和地方定價目錄等措施,有助于增強價格治理的規范性和科學性。
摘編自《經濟日報》
【許正中:多舉措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經濟學部教授許正中指出,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早已深度融入國家發展的血脈。從傳統制造業的精耕細作,到新興產業的開疆拓土,再到未來產業的拓荒者,民營經濟憑借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創新活力,不斷打磨產品、提升服務,在市場競爭中不斷創造奇跡,推動著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已成為經濟增長與創新驅動的強大引擎。隨著我國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消費市場呈現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鮮明趨勢,為民營企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新能源汽車、跨境電商等行業,隨著“兩新”政策持續加力擴圍,市場需求被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得以在這片藍海中大展拳腳。同時,數字經濟蓬勃興起,也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了大量新的供給與需求。民營企業借助國內完備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體系,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精準對接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不僅關乎民營經濟自身的興衰榮辱、生存發展,更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關系到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全局,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內容。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民營經濟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投身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與應用,踴躍參與國家重大科技行動,加速科技成果在產業鏈中的轉化,推動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需要從政策支持、金融服務保障、市場環境優化、創新能力建設等多方面統籌推進,多維賦能。
摘編自《光明日報》
【馬陸亭:加強教育建設,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浙江師范大學資深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發展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馬陸亭指出,近年來,DeepSeek(深度求索)、ChatGPT(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等帶給人新的沖擊,人工智能技術正在迅速改變世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認識到人工智能在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提升到戰略高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于創建世界重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意義非凡,一直是近年來的戰略重點。當今世界,科技革命撲面而來,國際格局深度調整,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第四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開啟了由工業時代向數字時代的“升維”轉換,信息化伴隨著工業化的升級改造不斷發展,當社會完成信息化對工業化的改造,形成以智能技術為基礎的數字形態要素時,數字時代便真正來臨。面對科技革命下的數字時代的來臨,新的數字空間需要大量智能技術產品,若最為基礎的“底座”技術跟不上時代“升維”,則會處于經濟產業鏈的中下端,科技不自立自強自然受制于人。我們必須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之路,注重從原始創新到成果轉化、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全鏈條創新效能提升,通過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社會形態躍遷。時代“升維”的重要體現之一是,以科技維度之新帶動世界形態之變。教育要先承接這種變化,進而積極推動變革。數字時代,教育將出現“課堂+泛在+智能”新形態,將產生“智能技術參與下的規模化教學和泛在資源供給下的個性化學習”新范式。這種新型的因材施教,有助于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
(光明網記者 鄭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