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創新生態、高質量發展、外貿新動能、美育教育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曲如曉、楊修:吸引外商投資 構建開放創新生態】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曲如曉、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副研究員楊修指出,外商投資是我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在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是指有利于國家和地區間各類創新主體交流合作、創新要素自由流動和實現最優配置的國際一流創新生態網絡。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有助于更大力度吸引利用外資,因此必須塑造更加公平、公正、開放、包容的發展環境,這有助于提升對外資企業的吸引力。對此,我們應當推動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開放創新生態的著力點。我國在開放創新生態建設上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對標發達國家,在服務全球人才、促進數據等關鍵要素自由流動、支持外資企業融入國內創新鏈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其一,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加大外資企業在華研發支持力度。其二,強化部門間協同聯動、機制銜接和政策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打破制約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桎梏。特別是針對跨國企業密切關注的數據跨境流動等問題,國內相關部門要加強協同配合,高效開展重要數據和個人信息出境安全評估,促進研發數據安全有序自由流動。
摘編自《光明日報》
【趙昌文: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中山大學教授趙昌文表示,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是新時代做好經濟工作的一條規律性認識,為我們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學指引。首先,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發展是安全的基礎,發展就是最大的安全。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遵循經濟發展客觀規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經濟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量的積累到一定階段必須轉向質的提升。堅持高質量發展,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才能為高水平安全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其次,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安全是發展的前提,要求樹立底線思維。堅持底線思維,加快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才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確保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順利推進。最后,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動態平衡、相得益彰。統籌發展和安全,一要堅持系統思維。二要堅持與時俱進。三要樹立全球視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大戰略安排,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單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要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形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以國際循環提升國內大循環質量和效率,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摘編自《人民日報》
【金瑞庭:培育外貿新動能 激發外貿新活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金瑞庭認為,新形勢下,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對于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都具有重大意義。其一,有利于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其二,有利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其三,有利于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面向未來,需深刻認識培育外貿新動能的重要作用,多措并舉、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全面激發外貿發展新活力。一是穩步擴大“新三樣”出口。以“新三樣”為代表的高技術、高附加值、引領綠色轉型的產品正在成為我國出口新的增長點,充分體現出口質量和效益的提升。二是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服務貿易是國際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日益成為我國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和深化對外開放的新抓手。三是拓展中間品貿易。中間品是用于生產其他商品和服務的產品,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聯結得十分緊密。四是重視發展數字貿易。數字貿易能夠打破傳統貿易的時空限制,對全球貿易模式、結構、規則等產生深刻影響,代表了全球貿易發展的方向。五是支持外貿新業態發展。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有利于更好培育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摘編自《經濟日報》
【趙伶俐:構建美育浸潤場域 推進美育改革】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教授、西南大學美育研究院院長趙伶俐談到,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切實落實黨和國家美育政策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可操作性舉措。其一,以“學習和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旨,再次提升美育的戰略定位。學校美育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弘揚中華美育精神,堅定文化自信,以形象生動、豐富多樣的美育浸潤學生、教師、學校發展,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其二,以“浸潤”作為關鍵詞,以浸潤作為美育工作的目標和路徑,尊重美育特征。浸潤遵循美育特點,是以美育人獨特的方式、智慧和力量。當代科學實驗表明,美育和美好事物有助于強力提升人的抗壓能力、正能量、創造性能力、幸福感和精神境界,還可以幫助解決包括兒童抑郁癥在內的日趨嚴重的人類心理和精神危機。其三,以八大行動構建全時空美育浸潤場域。其四,直面學校美育難點問題,進一步推進美育改革。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錨定了“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這一目標,必將推動學校美育高質量發展,為美麗中國建設,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應有貢獻。
摘編自《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