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擴大消費、建設農業強國、世貿組織改革、新型城鎮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林兆木:綜合施策,協同發力擴大消費】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林兆木指出,消費處于國內大循環的終端,受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本身以及各環節相互關系等多種因素影響。擴大消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各方面綜合施策,打好“組合拳”。消費水平和結構歸根到底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擴大消費的基礎在于高質量發展,要保持大體符合潛在經濟增長率的經濟增速。要把擴大消費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提高生產供給體系的質量和效益,以增加國內生產總值中可供分配和消費的份額,并增強其滿足消費需求、創造新需求的能力。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收入和財產分配是決定消費增速、總量和結構的基本因素。因此,擴大消費需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交換(流通)從兩個層面對消費產生作用。一是通過影響生產進而影響消費。二是作為生產、分配和消費的中介而發揮作用。流通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基礎,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
摘編自《人民日報》
【辛賢: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解決好“三農”問題】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辛賢指出,我們要建設的農業強國,是多維度的而不是單維度的,不僅包括農業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村的現代化、農民的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就物質生活尤其是最基本的食物而言,沒有穩定安全的農產品供給,不僅農業從業者無法生存,非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城市居民也無法生存。只有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才能不斷滿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只有農業強,農產品供給有保障,物價穩定、人心安定,經濟大局才能穩住。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就農民而言,除了要靠農業勞動解決吃飯問題外,還要依靠農業勞動得來的收入交換其他自己不能生產的物質產品,并用來滿足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提高農民收入的意義,不僅關乎農產品供給穩定安全問題,還關乎農民生活問題、關乎農村發展問題。農業強國建設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干好的大事。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建設農業強國既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
摘編自《經濟日報》
【屠新泉:鞏固多邊貿易體制是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方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指出,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是中國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堅定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權威性和有效性,推動恢復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正常運轉。首先,我國應當堅持WTO的協商一致原則,但應允許一定靈活性。協商一致原則的最大優點在于在各成員間創造一個真正的磋商和討價還價的機會,平衡實力不對等的發達成員與發展中成員的權利和義務。其次,我國應推動WTO諸邊談判的合理化和合法化。應當加強研究和溝通,努力探索如何將諸邊談判更好地納入WTO多邊體制的框架,不僅要確保諸邊談判對各成員的開放和最惠國待遇的適用,而且要對諸邊談判做好制度性設計。再次,要對WTO的運行機制進行一定程度的優化。在堅決維護上訴機制的前提下,對于爭端解決機制進行適當的程序性改革,以增強爭端解決機制的效率和專業性。最后,要對新議題的談判,特別是環境相關議題的談判保持開放的態度。我國也是WTO中有關氣候和環保討論的積極參與者,并主動發起了貿易與塑料污染問題的磋商。但是,我們堅決反對以氣候和環保為名的單邊貿易保護政策,堅持主張通過多邊談判的形式,尋求貿易自由化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平衡。
摘編自《學習時報》
【朱鵬華:新型城鎮化具有共同富裕效應】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朱鵬華認為,新型城鎮化是伴隨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我國農業轉移人口向城鎮有序集中、城鎮化空間布局不斷優化、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城鄉融合發展水平逐步提升的改革發展過程,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鎮化。從理論邏輯來看,共同富裕可以分為高質量發展的“總體”富裕和發展成果全體人民共享的“共同”富裕兩個維度,富裕既包括物質財富,還包括精神文化財富和生態環境財富。因此,新型城鎮化的共同富裕效應至少包括四個方面。第一,新型城鎮化的經濟增長效應。新型城鎮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城鎮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是其本質要求。第二,新型城鎮化的精神文化效應。新型城鎮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城鎮化,不僅關注城市“硬件”的提質升級,更加注重城市“軟件”的傳承發展。第三,新型城鎮化的生態環境效應。新型城鎮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鎮化,通過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布局,推動城鎮化由外延擴張式向內涵提升式轉變,實現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第四,新型城鎮化的收入分配效應。新型城鎮化是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城鎮化,讓城鄉居民都能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
摘編自《中國社會科學報》
(光明網記者 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