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簡稱“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時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決策。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圍繞“千萬工程”這一話題展開,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千萬工程”經驗指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農業農村部農研中心主任、研究員金文成在《經濟日報》撰文指出,學習借鑒“千萬工程”要結合實際、因地制宜、堅守底線,確保不跑偏、不走樣、不落空。一要守住糧食安全這條底線。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底板,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一個永恒課題。要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全方位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二要切實保護農民利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堅持為農民而興、為農民而建的原則,尊重農民意愿和主體地位,把選擇權交給農民,由農民選擇而不是代替農民選擇,堅決防止在推進資本下鄉、征地拆遷、農村改革中侵害農民利益。三要保持歷史耐心和時代緊迫感。要把握好工作的時度效,有多少能力辦多少事,避免做超越發展階段的事,切忌貪大求快、刮風搞運動,防止搞大融資、大拆建、大開發,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詳情
“千萬工程”蘊含鄉村發展邏輯
“千萬工程”實施20年來,內涵不斷深化、外延不斷擴展、成果不斷放大,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創造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成功經驗和實踐范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鄉村發展邏輯。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中國研究所副所長宋月紅在《經濟日報》刊文指出“千萬工程”的鄉村發展邏輯一是堅持因地制宜。“千萬工程”堅持從實際出發,立足于認識和把握鄉村發展實際,區分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城郊村莊和傳統農區,結合地方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農民接受程度推進工作。同時,充分把握鄉村建設優勢,既著眼于現實的和潛在的,又考慮到整體的和局部的,推動協調發展、揚長補短。二是堅持統籌推進。“千萬工程”涉及城市與鄉村、硬件與軟件、技術與設施、觀念與機制等多方面,一方面在整體設計、統籌推進上發力,另一方面根據各地自然稟賦、社會經濟條件、風俗文化等制訂方案,推動建成萬千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宜居鄉村。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千萬工程”圍繞鄉村環境領域存在的主要短板和薄弱環節,把人居環境整治同生態環境建設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出通過綠色轉型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有效路徑。詳情
“千萬工程”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毫無疑問,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內容。浙江農林大學浙江省鄉村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潘偉光在光明網撰文指出“千萬工程”基于中國國情特色的偉大實踐展現了中國式農業鄉村現代化的內在邏輯和本質的要求。“千萬工程”通過根本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引導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輻射,努力縮小城鄉差距,為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實現公共服務普惠共享打下了堅實基礎,加快形成人口眾多的鄉村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現代化新格局,體現了鄉村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積極探索富民強村的共同富裕基本單元建設,著力推進農民農村共同富裕,實現低收入農戶、山區海島縣與全省同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體現了農民農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加強傳承中華文明,開展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利用,賡續農耕文明,傳承弘揚鄉村社會優秀文化基因、美好品德,促進農耕文明和城市文明交相輝映,體現了鄉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堅持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為引領,倒逼鄉村加快向綠色發展方式轉型,加快促進鄉村走向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新道路,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詳情
以調查研究深化拓展“千萬工程”
千萬工程”的內涵外延不斷深化拓展、迭代升級,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成效顯著、影響深遠,充分彰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中共江西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副教授、江西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何兵兵在《光明日報》刊文指出“千萬工程”源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為民情懷,不僅是鄉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改善的鄉村建設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和民心工程。在實施“千萬工程”過程中,始終從農民群眾角度思考問題,想農民之所想、急農民之所急,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解決好農業農村發展最迫切、農民反映最強烈的實際問題。他認為,“千萬工程”的每一次深化拓展,都是基于調查研究從實際出發的成果。因此,必須持續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保持求真務實的作風,努力在求深、求實、求細、求準、求效上下功夫。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等改革發展穩定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察實情、謀實招、求實效,不斷破解矛盾和發展瓶頸、推動高質量發展。“千萬工程”實施20年來,始終堅持統籌城鄉發展,不斷推動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使城鄉關系發生深刻變革。農村和城市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必須統籌協調、系統推進,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和農村對城市的促進作用,兼顧多方面因素,注重多目標平衡。詳情
(光明網記者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