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并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義的區域重大戰略,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躍升,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我們要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話題展開,歡迎網友踴躍參與討論。
推動高質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總體上已經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必須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通過增加高質量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經濟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詳情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把經濟發展的質和量有機統一起來,關鍵在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通過量的合理增長支撐質的有效提升,通過質的有效提升引領量的合理增長,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努力走以質取勝發展之路,形成全國上下競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局面和強大合力,就能持續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的物質技術基礎。詳情
具體來看,高質量發展統領全局,是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從殘疾群體的教育保障,到個人就業問題,再到國家經濟貿易發展全局,都是高質量發展的突破方向。
實現特殊教育高質量發展。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促進殘疾人事業全面發展。教育作為殘疾人就業和融入社會的重要手段,是改變殘疾人命運的通道,能夠讓殘疾人獲得更強的發展能力。因此,要強化教育賦能,促進特殊教育普惠發展,以更高程度的普及教育惠及全體殘疾人;全面提升特殊教育質量,完善特殊教育體系,積極推進融合教育,培養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有用人才。實現特殊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關鍵是促進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一是培養崇高的專業精神,形成教育信念,肩負起促進特殊教育行業發展的責任和使命。二是掌握廣博的專業知識,形成以殘疾學生發展及個體學習差異知識為基礎,以康復、學科為代表的復合型知識體系。三是具備全面的專業能力,形成科學化、規范化的特殊教育專業能力。詳情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就業問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優先位置,創新實施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就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就業結構持續優化,就業質量不斷提升,為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要在千方百計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擴大就業容量、推動充分就業的同時,提高就業質量,增強就業的適配性穩定性,穩步增加勞動者工資性收入,維護勞動者權益,提供更加可靠的社會保障。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有利于形成經濟發展與擴大就業的良性互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對于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需要深入把握我國發展新的階段性特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不斷促進就業量的擴大和質的提升。必須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與就業擴容提質互促共進的良性循環。持續加強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建設,著力打造覆蓋全民、貫穿全程、輻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有助于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提高勞動力市場供需匹配效率。此外,提升全社會人力資本水平,提高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是解決結構性失業問題、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途徑。詳情
以對外貿易推動高質量發展。對外貿易是聯通國內國際市場、面向世界優化資源配置的有效途徑。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要求“加快建設貿易強國”。這為新形勢下高質量發展我國對外貿易指明了前進方向。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必須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培育貿易發展新動能,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第一,要積極培育和引入技術、人才等新型優質要素,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深化國際創新合作和人才合作,逐步培育我國在技術、人才等優質要素方面的競爭新優勢。第二,要促進各類貨物、服務和要素高效自由安全跨境流動,要積極推進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進程,合理降低關稅稅率,持續提升各類商品的通關便利化水平,盡快出臺并逐步合理壓減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減少各種貨物、服務跨境流動面臨的隱性壁壘,有效提升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效率。第三,要提升我國在全球和區域貿易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既要堅定維護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多邊貿易機制的主渠道地位,也要在區域治理體系中積極推動相關貿易規則升級,為我國開展高水平貿易合作、建設貿易強國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四,進一步完善貿易風險防控體系,加強對重大外部風險的科學評估,做好應對預案;充分運用出口信用保險、貿易信貸、國際仲裁等手段,為微觀主體提供有效的風險保護機制。詳情
?。ü饷骶W記者李彬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