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請使用瀏覽器分享功能進行分享
編者按:2020年是上海合作組織成立19周年,也是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特殊年份,上合組織元首峰會因此推遲舉辦,有關上合組織在新形勢下如何進一步發展需要多方探討。為此,光明網理論部聯合華東師范大學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共同策劃推出系列文章,邀請華師大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的專家學者圍繞“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共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從組織發展、挑戰與機遇、數字合作、區域治理、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不同角度,對上合組織行穩致遠進一步合作與發展提出新的思考。
作者: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研究中心秘書長、華東師范大學哈薩克斯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鄧浩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上合組織成員國也都遭遇疫情。這充分表明了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絕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有著實實在在的現實需要。上合組織應抓住抗疫和經濟重建的重要契機,逆勢而上,蛻變升級。
一、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基本要義
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是我國提出的一個關乎上合組織發展方向的“中國方案”,主要包含以下重要元素:一是“新五觀”,即提倡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觀;踐行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秉持開放、融通、互利、共贏的合作觀;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這是“上海精神”的升級版,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提供了理論指導和理念指引,可以說是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指導思想。二是“一帶一路”,為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實踐平臺和發展動力,旨在激發上合組織潛力和活力,補足上合組織合作短板,是通向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必由之路。三是“四個典范”,即要把上合組織打造成團結互信、安危共擔、互利共贏、包容互鑒的典范,指明了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目標和任務。
二、疫情形勢下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面臨的挑戰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了上合組織成員國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危及地區穩定,為構建上合組織安全共同體增添難度。此次疫情是繼“三股勢力”后上合組織成員國面臨的又一共同重大威脅,給各國公共安全治理體系構成巨大壓力,成為各國面臨的“燃眉之急”。此次疫情也對成員國民生形成劇烈沖擊,危及各國社會穩定。疫情危機下,上合組織地區蟄伏的“三股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伺機作亂,部分成員國之間則爆發邊界摩擦和沖突,使上合組織面臨多種威脅疊加的復雜局面,地區安全風險處于歷史高位。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成員國經濟造成沉重打擊,凸顯出上合組織在應對突發事件和管控危機能力上的短板,給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蒙上陰影。受疫情沖擊、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上合組織成員國經濟普遍下滑,大部分國家GDP出現負增長,貿易急劇萎縮,金融面臨嚴峻考驗,經濟重建成為成員國面對的當務之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上合組織在團結互信方面尚有不足。在應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危機上,上合組織表現亦有不少有待改進之處,說明上合組織在決策力和行動力上尚有弱項亟需補足。
再次,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美國加大對中俄戰略圍堵,竭力離間分化上合組織成員,成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面臨的極大外部不利因素。美國通過輿論惡意炮制所謂“債務陷阱”“腐敗輸出”“不透明”等無稽之談,抹黑“一帶一路”,并啟動替代性競爭方案,組建“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藍點網絡”,干擾阻止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建“一帶一路”。同時,美國出臺新中亞戰略,破例與中亞國家舉行兩次“5+1”會議,并加速打造覆蓋大里海地區的“8+1”機制,力圖在上合組織中打入楔子,削弱中俄在上合地區影響力,分化瓦解上合組織。美國肆意挑起上合地區大國競爭和對抗,嚴重惡化了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的外部環境。
三、疫情危機下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新機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是危中有機。上合組織要主動化“危”為“機”,抓住疫情形勢下的新機遇。
第一,疫情強化了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重要推力。當前,上合組織成員國都面臨抗擊疫情和經濟重建的雙重考驗,亟需抱團取暖,共克時艱,從而使上合組織成員國找到了最大的利益匯合點和合作發力點,為上合組織凝聚共識,強化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機,彰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二,疫情對上合組織自身改革產生強大倒逼效應,有望加速推動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進程。疫情暴露出上合組織在應對突發事件上還存在明顯弱項,使上合組織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有助于推動上合組織加速自身改革,切實提高決策效率和行動力。同時,上合組織成員國在應對此次疫情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安排和機制性保障,合作中仍有諸多不盡人意之處,這也促使上合組織必須加速補足在剛性制度、機制建設上的明顯短板,全面強化各領域法治建設,以帶動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真正進入一個快速、有序、良性軌道。
第三,疫情形勢下涌現的新經驗、新技術、新方法,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供了新的希望和路徑。中國在此次抗擊疫情中積累了豐富經驗,顯示出應對突發事件的強大能力,為上合組織提高行動效率提供重要借鑒。同時,中國在此次抗疫和復工復產中廣泛運用數字經濟技術,積極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發展提供了新路徑。
四、推進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建設的基本路徑
上合組織應該從合作抗疫和經濟重建入手,緊緊抓住疫情提供的重要契機,積極借鑒東盟等區域組織有益經驗,努力開創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新局面。
一要創新決策方式,增強行動能力。應區別重大問題和一般問題,采取靈活決策方式。積極考慮實施“建設性介入”政策,在堅持“不干涉內政”原則前提上,充分尊重成員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應成員國請求,采取必要介入措施,提升解決地區問題能力。
二要明確組織定位,強化集體認同。根據新形勢,新要求,可將上合組織區域定位為以中亞地區為中心、以中亞周邊為外延的歐亞地區組織。同時,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原則,力避成為地緣對抗工具。在此基礎上,構建集體身份認同,培育共同價值觀,強化剛性制度、機制建設。
三要統一思想認識,確立方向目標。加大與俄羅斯戰略溝通和制度對接,積極做成員國工作,排除萬難推進區域合作,將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轉化成成員國共同奮斗目標,并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四要著眼區域治理,營造良好環境。深化與歐亞經濟聯盟和集安條約組織合作,加大共同協作。倡導命運共同體意識,促使伊朗、土耳其成為上合塑造區域新秩序可靠的同盟軍。與歐盟、歐安組織以及日本、韓國等國建立聯系,積極尋找合作點,努力將其引入良性區域治理軌道,營造安全有序的地區環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