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鄭士鵬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的公民道德建設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步,伴隨著人們精神文明素養的提升而不斷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民族文化底蘊的道德建設體系?!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下文簡稱《綱要》)的頒布,正是從新時代道德建設的現實需求出發,對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的進一步拓展和對政策的系統升級與創新。及時地回應了新時代的呼聲和人民群眾的期待。為在新時代中繼續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提出了總體要求和重點任務,并從深化道德教育引導、推動道德實踐養成、抓好網絡空間道德建設、發揮制度保障作用和加強組織領導等方面,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了具體的實踐指導,對進一步提升公民整體道德水平、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新風以及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綱要》提出,不斷提升公民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和造就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表明,責任是一種道德倫理,培養時代新人的關鍵在于提升人們的道德素質。只有在強烈的道德情感的支撐下,人們才能生成堅定的道德意志,自覺傳承民族道德文化,注重自我全面發展,并最終將自身培養成為能夠擔當起民族復興偉大使命的時代新人。推進《綱要》的有效落實,要從個六方面著手:
一是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論述,分析和鉆研《綱要》的指導精神和具體內容,以《綱要》的總體要求與重點任務為依據,對公民道德建設進行系統反思和創新,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在新時代中上升到新的高度。
二是要凝心聚力,發揮出道德建設在培養時代新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研究時代新人的內涵與外延,把握公民道德建設與培養時代新人的目標契合點。建立科學的道德教育及實踐養成機制,重點提升人們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與文化素養,以道德的力量塑造人們嶄新的精神狀態。真正將培養時代新人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三是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公民道德建設。從國家、社會及個人三個維度,嵌入《綱要》的核心內容,將國家整體價值理想、社會價值準則及個人價值目標在道德建設中充分地統一起來,引導人們自覺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是凈化網絡空間,大力發展網絡道德文化。著重加強網絡內容建設,依托網絡新媒體弘揚中華優秀道德文化,奏響新時代的主旋律。以《綱要》精神統領網絡文化的發展,不斷面向大眾推出蘊含深厚道德文化底蘊的影視歌作品,激發人們傳承道德文化的正能量,使正確的道德理念灌溉大眾思想,成為網絡新媒體文化的主流內容。與此同時,需加大網絡綜合治理的力度。規范網絡主體的網絡行為和道德實踐,依靠道德的約束與法治的力量,積極營造崇尚道德文明的生態網絡空間。
五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制度的頂層設計。針對當前社會領域和網絡環境中出現的消極道德現象和道德問題,需有針對性地加強立法,全面嚴格執法,充分發揮出制度對道德建設的保障作用。
六是要培養和樹立優秀的社會道德典型,依靠網絡新媒體傳播道德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跡,使人們向優秀的楷模看齊,向新時代的道德標準看齊,堅持道德自律、言行守德,真正以時代新人的標準要求自我,自覺擔負起民族復興的神圣責任。
行德則興,倍德則崩。古往今來,道德都是涵養中華兒女的精神源泉,使中華民族無論是在社會建設或世界交往中,無不滲透著民族道德文化的熠熠光輝。道德是有效規范社會秩序,對人的言行加以規范和約束的精神準則,是在新時代中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保障?!缎聲r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提出,是對新時代、新起點上公民道德建設的一次重大創新與科學規劃,為培養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科學、具體的實踐指導。認真學習和落實《綱要》精神,必將形成崇尚道德、懲惡揚善的社會環境,使以德立身、踐德立信真正成為人們共所推崇新時代新風尚。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