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觀之,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日常生活之間在利益需求、認知圖式以及情感訴求方面的契合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嵌入日常生活的現實路徑,只有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成為對于日常生活而言有吸引力、有親和力、有影響力的價值觀。
四、結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根本性質和基本特征,反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高度凝練和集中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科學的價值觀,只有嵌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融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才能真正發揮其引領作用,才能真正激勵人們不斷奮斗。面對世界范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形勢下價值觀較量的新態勢,面對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思想意識多元多樣多變的新特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獲取“意識形態的領導權”,通過宣傳教育、示范引領、實踐養成等多樣的方式,讓人們產生認同,并凝聚成共識。但不容忽視的,政策保障、制度規范、法律約束等保障協調機制亦不可缺少,這是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以嵌入的重要機制。這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做到貼近性、對象化、接地氣,才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對人們而言才有吸引力、感染力。
注釋:
[1]習近平:《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人民日報》2014年2月26日。
[2][意]安東尼·葛蘭西:《獄中札記》,曹雷雨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頁。
[3]季廣茂:《意識形態》,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頁。
[4][5]張康之、張乾友:《共同體的進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371、374頁。
[6][7][德]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43、266-267頁。
[8]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節選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頁。
[9][10][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72、98頁。
[11]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92頁。
[1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96頁。
[14][英]托尼·本尼特:《現代文化事實的發明:對日常生活批判的批判》,王建香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頁。
[15][匈]阿格妮絲·赫勒:《日常生活》,農俊卿譯,重慶出版社2010年版,第8-11頁。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