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文化的資本邏輯: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的新維度

2016-02-11 08:31 來源:中國改革論壇  我有話說
2016-02-11 08:31:36來源:中國改革論壇作者:責任編輯:李貝

  再次,文化擴張不僅表現在形式上,而且表現在內容上,文化與資本越來越具有同質性,即以價值增值為目標。雖然文化的繁衍主要在觀念領域,但文化的資本基礎是不可否認的,即資本擴張構成文化擴張的核心動力與強勁支持。這就是文化資本化。

  布迪厄在其論文《資本的形式》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文化資本理論”。根據布迪厄的觀點,文化資本以三種形式存在:以一種具體化的狀態而存在,如一個人的思想和肉體的長時間存在;以一種客觀化的狀態存在,當文化資本轉變成像“圖片、書、辭典、樂器、機器之類的東西的時候,那么文化資本就是以這客觀化的狀態而存在”;以工具化的形式存在,譬如學術認同感的形式。盡管在布迪厄看來,文化資本與經濟學的人力資本這個概念非常接近,甚至有人將兩者等同起來,但布迪厄理論對人們研究文化與經濟的關系具有重要的啟發作用,當代文化資本理論基本上是沿著布迪厄的思路演進的。1998年,戴維·思羅斯比教授基于布迪厄的理論,提出了第四種資本的觀點,認為文化資本是繼物質資本(有形資本)、人力資本和自然資本之后的第四種資本。他認為,文化資本是“以財富的形式具體表現出來的文化價值的積累”[7],并強調,可以將文化資本看作是一種經濟現象,可能有利于我們對可持續性的理解。應該說,這個定義更接近今天人們對文化資本的理解。

  資本與文化的相互需要和相互支撐,決定了資本的文化邏輯與文化的資本邏輯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共生性。資本在文化的支持下不斷拓展疆域,更新手段,獲取利益的方式更加隱蔽。文化在資本的支撐下,以市場為導向,一改傳統的發展模式,運用現代技術手段大規模生產,實現自身的迅速擴張和全面覆蓋。二是融合的趨勢。所謂融合,不是一方戰勝或消滅另一方,而是一種新質的東西的產生。這種新質的東西,可以說是一種新的文化,也可以說是一種新的資本。在這個意義上,文化即資本,資本即文化。但在根本上,這是一種新的文化樣態。

[責任編輯:李貝]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