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外交方面,國際信息局已開展的項目主要包括:
一是外交官隨筆。從2007年開始,美國國務院建立了一個通過博客吸引和鼓勵外國公眾就美國與美國外交政策展開開放式對話的平臺,并據此了解外國公眾的態度。2009年,外交官隨筆進行了改革,擴大了參與的平臺。其一個新動作就是,告知人們國務卿、國務院雇員和全世界的外交官的行程、演講和努力;另外一個則是,將奧巴馬的演講翻譯成多種語言并在Twitter賬戶上共享,以期望通過互聯網讓美國的外交政策能夠傳遞給更多不會英語的人們。
二是奧巴馬的開羅演講。2009年6月4日,當奧巴馬在埃及開羅向伊斯蘭世界發表試圖改變他們對于美國認知的演講時,國際信息局的數字拓展援助小組發揮了作用。該小組于2009年6月至12月,在19個以阿拉伯語和俄語為主要語言的網站上,圍繞奧巴馬的開羅演講,發起了30個討論話題。
三是美國式敘事。數字拓展援助小組另一個舉措,是關于黎巴嫩裔美國籍詩人、藝術家紀·哈·紀伯倫(Kahlil Gibran)的敘事。該小組一位成員記錄了他的生平和著作,展示了一個中東后裔的美國人以及他在美國的生活。建立美國式敘事的目標,是讓美國價值和美國理想變得形象可感。
四是意見空間。這是由美國國務院和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創建的一個網站,它允許人們表達自己在一系列政治經濟議題上的意見,還會被告知與該議題相關的討論的整體情況。2011年2月,美國國務院發布了意見空間3.0,其中包括從投票、協同過濾到多維可視化的方法,使得全世界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參與討論并且評價其他人的反饋。
五是民主對話。這是美國國務院于2006年創建的一個多語種的交互式網站,是一個鼓勵在美國以外的人們共同討論民主原則的平臺。該平臺上的討論集中于民主,每兩個月就會精選一個民主話題供討論。
上一篇: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下一篇:著力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凝聚思想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