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①②⑤⑥⑨ (21)(23)常修澤《人本型結構論——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新思維》,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8月版第5、8、5、5、22至25、69、110、95、110頁。
③當然,也有統計方面的原因,特別是服務消費中的居住消費估算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失真問題,造成消費率一定程度被低估。
④⑧⑩ (22)常修澤《中國新階段經濟發展與改革趨勢分析——2015年2月在廣東所作的學術報告》,載于《改革與戰略》2015年第5期第1至10頁。
⑦參見常欣在《增長動力轉換論》一書中引用的標準。
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揚教授帶領的課題組的估算。
參見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年版。
參見萬尼斯基《賦稅、收益和“拉弗曲線”》,載于《現代國外經濟學文選》(第五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版。
在《人本型結構論——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新思維》中,筆者對“需求結構轉型”的分析篇幅為11頁,對“供給(產業)結構轉型”的分析篇幅為61頁。
常修澤《人本型結構論——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新思維》,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前言第6頁。
常修澤《“再振興”東北戰略思路探討》,載于《人民論壇》2015年第31期第18至21頁。
常修澤《關于十三五發展若干“理念”的思考》,載于《經濟參考報》2015年10月16日。
24)托馬斯《亂中取勝——美國管理革命通鑒》,轉引自常修澤《現代企業創新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6頁。
(25)常修澤《人本型結構論——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新思維》,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3頁。張卓元在《圍繞人調整經濟結構》書評中特別重視心靈放飛,參見《人民日報》(理論版)2015年11月28日。
[參考文獻]
[1]常欣.增長動力轉換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4.
[2]常修澤.包容性改革論——中國新階段全面改革的新思維.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2013.
[3]常修澤,等.創新立國戰略[M].學習出版社、海南出版社聯合出版,2013.
[4]常修澤.人本體制論——中國人的發展及體制安排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
[5]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14[G].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4.
[6](美)道·諾思.經濟史中的結構與變遷[M].陳郁,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1.
[7]李揚,等.中國國家資產負債表2013:理論、方法與風險評估[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8]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反思經濟發展與政策的理論框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9](英)約翰·伊特韋爾,等.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三卷)[Z].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上一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領新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