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訊(記者 劉穎)“由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大數據,還有我們今天的觸達能力跟以往比有了長足的進步,所以我們也有機會讓今天的普惠金融可以更順暢地走向農村。”16日,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互聯網+分論壇上,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彭蕾表示。
讓金融服務更多更好地惠及貧困地區,不斷提高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是普惠金融的目標所在。但普惠金融面臨著諸多挑戰。對此,彭蕾提出兩點看法:技術創新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通過大數據甄別風險,實現它的最早公益初心;通過技術的提升,提高它的“惠”,用更低的成本,體現更高的效率。
彭蕾以移動支付為例,凸顯互聯網技術為普惠金融帶來的便捷。“我們'農村淘寶'這些項目起來以后,越來越多的農民將會享受到金融服務。在互聯網和大數據背景下的新的融資方式,可以更好地助力農村經濟。”
互聯網金融服務農村小微企業的發展之快,使彭蕾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真正要做到“小確幸”,小是起點低,覆蓋廣;確是確定性,人跟人之間建立更好的信任;幸是幸福感。
彭蕾認為,現在是普惠金融的黃金時代,技術革命改變了金融的觸達能力,讓更多人受益,技術成本降低,創新效率更高,所以讓“惠”成為現實。此外,依賴大數據可以讓風控能力得到更好的平衡。從技術發展的階段來說,現在確實是普惠金融的黃金的時代。互聯網發展到今天,其實對于普惠金融而言可以更好地回歸到它的初心。最早的時候,所有重要的金融產品不完全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扶微濟困,幫助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