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農業經濟學會會長,原農業部常務副部長尹成杰
對未來我國現代農業建設,特別是產糧大縣的發展很有意義。就國家財政金融保險、社會資本如何合力推動產糧大縣城鄉一體化發展談幾點思考。
第一,確定和布局產糧大縣的投資,應該以問題為導向,以緊迫需求為趨向,以全面實現農村小康建設為方向?!笆濉币巹澮院?,要制定具體的現代農業建設的計劃,在這個計劃當中,建議突出八百個產糧大縣重點,八百個產糧大縣占全國縣市的28%,糧食產量占全國糧食總產量的73.64%,這些年來產糧大縣在現代農業建設上還是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產糧大縣在改革和發展當中,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也比較突出。所以現在我們強調,以問題為導向來解決這些問題?,F在產糧大縣積累的主要問題和矛盾是什么?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目前產糧大縣城鄉一體化的水平從沿海發達地區和非糧食主產區相比仍然是較低、滯后的。二是產糧大縣的農村居民人均收入與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要比其他的縣份大一些。三是產糧大縣的社會發展明確滯后,我們到產糧大縣調研可以看出,通過一些數據進行分析得出,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社會保障水平相對較低。四是產糧大縣的平均城鎮化率也低于全國的城鎮化率。五是產糧大縣貧困人口的比重相對較大。六是產糧大縣的財政收入水平長期低下,甚至出現一些產糧大縣、經濟小縣、財政窮縣。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糧大縣農村小康建設的實現程度相對較低。
所以依靠產糧大縣的自有資金、自我積累來實現農業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發展的任務非常繁重,特別是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上,依靠自有資金來解決這個問題,難度較大。這些問題長期以來制約著產糧大縣的現代農業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的進程。所以如果不切實地從投資體制創新上考慮,加強對產糧大縣的扶持,我覺得可能影響糧食生產能力的鞏固和提高。要穩定和提高當前糧食生產能力,所以產糧大縣是重點,要影響他的提高。同時也會影響全面小康建設目標的局限。農村實現小康要看老鄉。產糧大縣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區域,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去提高、創新產糧大縣的投資問題,無論是對國家糧食安全還是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都可能帶來影響。所以,應該立足于當前產糧大縣一體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找準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要矛盾,來創新產糧大縣的投資體制和機制。我覺得這個意義是重大的,而且是有現實需求的。
第二,產糧大縣投資創新理念非常重要,能不能建立一個新形勢下,產糧大縣投資新的機制、新的政策,關鍵在產糧大縣投資理念的創新。這個理念我覺得要秉持“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的“創新、綠色、協調、開放、分享”的發展理念,搞好產糧大縣一體化發展投資的頂層設計。產糧大縣的投資要按照這十個字來進行設計,要把這個重大的發展理念貫穿著國家對產糧大縣改革和發展的全過程當中的政策和機制的創設,要體現這樣一些理念,一是要體現分享的理念,要讓產糧大縣分享到國家財政、金融、保險、社會資本的支持。要向它傾斜,從根本上改變產糧大縣貢獻大、扶持小、公益性農業的特點,回報性收入減少的問題。讓產糧大縣充分地分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二是要體現協調發展的理念,通過向產糧大縣城鄉一體化發展投資,促進產糧大縣與非產糧大縣,促進糧食主產區與糧食主銷區,促進產糧大縣農業與其他產業協調發展。現在產糧大縣的農業和其他產業發展也是不協調的,加快產糧大縣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業的發展,讓產糧大縣在醫療衛生、教育、科技、文化、社會事業上分享到協調發展的支持。三是要體現“獲得感”的理念。“十三五”的規劃當中提出,要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增加他們發展的積極性。所以我們要讓產糧大縣,特別是產糧大縣的農民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中增強成果及政策的獲得感,要讓他們切實地感受到種農種糧不吃虧。種糧多貢獻、多收入,保持他們地方政府抓糧、廣大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保障這樣一個戰略的糧食安全方針。
立足這些理念,如何設計未來產糧大縣投資機制的創新?我覺得要有以下幾點考慮。一是應該專門制定產糧大縣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投融資計劃。王巨祿主席在小康建設研究會帶領研究一個產能一體化發展的課題,也提出了未來投融資的計劃。我覺得我們現在還沒有產糧大縣發展投融資重大專項,能不能把它作為一個專項提出來。二是要專門編制產糧大縣一體化發展的投融資計劃。因為我們現在計劃編制工作都開始了,往往都是全面的東西。但是在我們小康建設研究會重要課題當中提出了這個問題,而且也得到了中央領導的肯定。所以能不能在編制總體計劃時,要求產糧大縣城鄉一體化發展的問題作為一個重點來編制。三是建立健全產糧大縣,發展投融資主體的責任。四是制定“十三五”時期,產糧大縣一體化發展的具體政策和措施。五是建立健全財政、金融、保險和社會資本,支持產糧大縣發展的投融資協調和利益的補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