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帶一路百人論壇特約研究員、廣西北部灣研究院副研究員 王鑫鋼
12月16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在浙江烏鎮召開。本次會議沿襲了首屆會議“互聯互通?共享共治”的主題,增加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副題,契合當下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的“一帶一路”建設。思及此處,筆者難免心潮澎湃,狂想聯翩。
狂想1:電商如何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如同現在已經走出去的高鐵一樣,電商最早也是“舶來品”。阿里巴巴草創之初,馬云就確信互聯網產業的美好前景,反復探尋能使企業活下去的商業模式。在中國電商市場起步階段,通過與e-bay不斷的學習與競爭,馬云找到了阿里模式,有學者稱之為電商1.0模式。劉強東以自建購銷平臺及倉儲物流體系作為核心競爭力的京東模式被認為是電商2.0模式。但從業態發展的大勢上看,時間似乎站在京東這邊。
這也是為什么阿里全力布局菜鳥網絡和互聯網金融的原因。馬云試圖打造一個整合商貿、物流、金融的大流通體系,一種更先進的電商3.0模式呼之欲出。雖然當下還沒有成熟成型的版本,但其O2O對物流最后一百米的改造前景令人憧憬。現在廣泛試驗的社區儲物柜模式、便利店再收納再配送模式等,都將在未來加速物流與消費零售終端的深度融合,再一次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生活消費習慣。它的影響還體現在未來構建流通領域的大商貿物流金融平臺體系。也許在充分的市場競爭,充分的市場培育發展完成之后,未來國家隊會接手各個超大型商貿物流集散HUB,以及各大HUB之間主干通道的建設運營及管理。這個類“鐵塔公司”,只需要提供均等、無差別、非歧視原則的商貿物流公共服務,其他的放任各個運營商自由競爭就好。
聯想到本次大會“共享共治”的主題,中國電商會以怎樣的模式怎么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各國人民分享中國發展互聯網電商的成功經驗,復制不同發展階段的電商模式?筆者這里借用一句名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狂想2:信息互聯助力攀登最高水平貿易便利化
11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了新加坡,作為出訪成果之一,中新雙方宣布啟動“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這是繼蘇州工業園區、天津生態城之后的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
這條看似稀松平常的新聞,在筆者看來,不啻一個重大驚喜。雖然尚未掌握該合作項目的具體內容,但從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小段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管窺一斑。上世紀90年代,中新兩國政府合作共建蘇州工業園區的時候,國內平均每票貨物通關時間(是衡量貿易便利化程度的重要指標)堪稱“天級”。蘇州工業園區建設運營的過程中,為了實現園區內企業與新加坡之間的無縫對接,彌合國內和新加坡“分鐘級”通關效率的巨大鴻溝,中新兩國各個層面進行了深入和廣泛的交流,在學習新加坡“TRADE NET”的基礎上,通過通關體系的互聯網改造實現了通關時間“天級”向“小時級”的跨越,在相關經驗全國推廣之后,大大提升了國內的貿易便利化水平。
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落在了重慶,可以理解為國內貿易便利化攀登世界最高水平的再出發。為實現重慶與新加坡之間的無縫銜接,航空、陸路直達新加坡、陸路經國內沿海港口直航新加坡這三條通路的打造都至關重要。這些互聯網層面的信息互聯,無疑將大大促進“一帶一路”區域的設施聯通、貿易暢通。
狂想3:依靠物聯網和互聯網,打通“一帶一路”陸海通道
據重慶海關統計,截止到11月3日,今年以來“渝新歐”國際鐵路班列運行數量突破200班,其中進口有68班,出口有132班,同比分別增長7.5倍和1.1倍。
12月11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遠洋與中國海運總公司啟動重組。中遠和中海目前總運力在全球排行分別為第6位和第7位,占據全球總份額分別為4.3%和3.4%。整合之后,運力將一躍排在全球第四位。
之所以把這兩則看似不相關的新聞放在一起,筆者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我國“一帶一路”陸路通道和海路通道建設最新成果。這些努力,究其根本,就是要竭盡全力降低我國與“一帶一路”國家間的商貿物流成本提升便利程度。
2011年12月,“渝新歐”國際鐵路班列從最初靠重慶市政府補貼起步;到2013年2月,開行首趟回程;再到前述新聞所述年度開行破200班,繼而實現箱公里0.6美元的低成本,如果不是得益于最新物聯網與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與運用,這一成績的取得幾乎是無法想象的。
再回到“一帶一路”海路通道建設,更是一幅波瀾壯闊的景象。當今集裝箱班輪運輸呈現大型化、網絡化和集聚化的顯著特點。同時,各航運中心對區域性或者全球性集裝箱主樞紐港地位的爭奪進入白熱化。更進一步,全球各大班輪公司都在布局其航線業務,力圖通過戰略網絡的布置,實現企業的最優發展。
在筆者看來,港航業作為“一帶一路”的箭頭,是戰略支柱產業,國家應該像對待大飛機那樣支持發展該行業。還可以考慮成立類似集成電路芯片1200億基金那樣的專項基金,主要扶持整合后的航運企業建造2萬TEU甚至更大型的集裝箱輪,孵化扶持相關港航企業對國內外集裝箱班輪航線進行戰略重組,在主要樞紐港之間開行3E級以上的直航班輪航線。從國家戰略高度,用國家意志,以行政力量形成相關港航企業,對馬斯基等航運巨頭的競爭優勢。
這些超常規發展舉措的實現,根本上,還得依靠物聯網和互聯網最前沿技術,去實現集裝箱量的逐級集聚。
上一篇:這是“一帶一路”最大的痛點(下)
下一篇:“一帶一路”中的區塊鏈技術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