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女优不卡啊啊,国产精品福利网红五月天,无语写真在线

English
?

這是“一帶一路”最大的痛點(下)

2015-12-15 14:29 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  我有話說
2015-12-15 14:29:31來源:光明網-理論頻道作者:責任編輯:蔣正翔

  3

  “走出去”的中國企業輕重不均衡,輕資產項目為什么出不去?

  重資產項目是目前我們的優勢所在,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需求,所以首先我們要接受它。現在我們提倡的不是要輕資產替代重資產,而是要輕重并行。輕資產項目投資快、周期不長,但收益高。而重資產項目離沿線國家老百姓的生活有點遠。比如一個城市建了大型水壩、水電站,老百姓可能不知道是誰建的。 輕資產項目的性質就是要走到老百姓的工作和生活當中去。

  那么,哪些項目屬于輕資產項目呢?比如中醫藥、中餐、養生、民俗、移動醫療、文化產業等等,這些都是有需求的。我做過調研,中亞國家為什么對中國有需求?他們對中國的中醫藥特別感興趣,特別是針灸、按摩。因為這些可以解決他們民眾的生計問題。沿線很多國家比較窮,老百姓首先要找工作。掌握了針灸或者中餐他們就可以過上體面的生活。

  教育留學、民俗、古村落保護、文化產業等大有發展的空間。實際上,國外很多知名設計師借用了很多的中國民俗文化符號。但是由于我們沒有相關的管理,沒有相關的標準,在中國要素的出口和國際融合方面沒有規范市場,所以人家就“白白借用”了。

  現狀是,中國在文化要素的出口和國際化方面很低端,我們有文化資源,但缺乏成功的商業模式和標準規范。這些都屬于走到別人工作和生活當中的輕資產項目。例如,美國人說美國有“三片”:薯片、芯片、影片。最掙錢的恰恰是這些東西,是必需品。這些方面我們需要提升。

  而在輕資產項目上我們也有“痛點”。拿中藥和中餐來說,我們有豐富的資源,但是整合和轉化資源的能力比較弱。也就是說別人不認同你的標準,甚至認為你沒有標準,例如外國人認為中藥的原產地、生產過程都沒有標準。是“痛點”,同時又是機遇,總有企業會順勢而為、大有作為。

  4

  沿線國家被動地等著中國“發紅包”,我們要反思

  這個問題也存在。沿線國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也存在誤讀,就以為中國在“發紅包”。總書記講現在“一帶一路”就是微信群,愿意加入就加入。 但有些國家入群了之后不說話、不合作、不交流,長期潛水,就等著砸紅包。這樣的就叫做“劣質群友”。當然我們也要考慮,我們是不是給別人造成這樣的印象。

  針對這樣的現狀,首先我們不要過度抬高某些沿線國家和項目。如果過高地抬高某些國家,說它一定是區域性核心國家、項目一定要落地,這些國家就一定會對中國坐地要價。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成本負擔會加強。我們需要讓沿線國家明確的是,“一帶一路”是一個雙贏的經貿與人文性質的合作項目。你有需求我就來,我不是一定要追著你把項目給你。

  其次,我們一定要做精品。雙邊合作意愿特別良好的,以及營商環境特別安全的,我們的項目就去了,就要努力做成精品。當項目成為精品,就會具有一定的區域帶動效用、項目標桿效應,很多國家會主動來找你合作。中國是用品質吸引他們,因此“一帶一路”是“五有”建設:有內容、有人才、有人氣、有品牌、有品質。

  最后的核心問題還是不要讓“一帶一路”項目過度政治化。總結成一句話就是:企業先行、市場推動、競爭導向。

  5

  水深、浪急處才有好魚,外部環境風險不宜過分夸大

  所謂“一帶一路”的風險問題,現在有很多專家在研究。我個人的觀點是不宜過高地、過度地強調“一帶一路”的風險。原因是這樣,十年前問中國企業為什么走出去,很多企業說是服務國家戰略。但現在問很多企業為什么走出去,他會說是生存壓力,服務企業自身戰略。雖然說是從國家戰略轉變到企業戰略,但是這一點并不矛盾, 服務企業戰略也就是服務國家戰略。現在中國企業的問題在于不走出去可能風險壓力更大,中國企業不走出去就不具全球競爭力。所以,雖然有一些灰色地帶,但風險大可能收益就大。

  有些專家的話講得特別到位,在海上,水流越湍急的地方恰恰是出好魚的地方。海灘上水一點都不急,可也沒好魚。全球市場也是這樣。所以我們走出去之后,一方面是要用產品征服沿線市場,另一方面中國企業的文化也可能為當地帶來了福利和社會穩定。

  例如,我們在非洲,冷戰剛剛結束時西方國家基本全部都從非洲撤出,但是中國的企業、維和士兵去了以后,非洲恰恰成為了全球聚光燈下的一個寶地。為什么?因為中國企業就是聚光燈。我們到哪里,燈就打到哪里。這就重新使得國際社會要反思他們的對非政策。其實最終受益的是非洲。

  從中國和日本在印尼高鐵項目上的博弈你可以看出,我們的優勢在于價格,而日本的優勢在于安全。結果是,中國說我們既要保證價格又要提高安全,日本說我們既要保證質量和安全,同時也要控制價格。這就是一個競爭進步的動力,但最終受益的是印尼。當然從長遠來說也包括中國和日本。

  全球的風險是普遍存在的,但不走出去風險會更大。關鍵是兩句話:第一、明不明確走出去的目的。如果真的是為企業好,真的要培養一批具有世界競爭力的企業的話,走出去就是必然的。第二、項目要選好,自身要準備好。要提升中國企業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轉化以及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原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目的一個是市場,一個是資源。但現在很多企業認為它的目的是人才技術,是標準話語權,是國際視野。

[責任編輯:蔣正翔]

[值班總編推薦] 高溫津貼關乎底層權利伸張

[值班總編推薦] 還會有多少古城繼續被淹?

[值班總編推薦] 冤冤相報何時了

?

手機光明網

光明網版權所有

光明日報社概況 | 關于光明網 | 報網動態 | 聯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光明網郵箱 | 網站地圖

光明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