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安全觀是中國國際戰略思想最新發展成果的集中體現。長期以來,中國的國際理論成果都是借鑒學習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不能完全解決崛起中的中國面臨的許多國際安全問題,一些西方理論還與我們的和平發展理念相悖。從世界大國崛起的歷史經驗來看,一個真正的崛起大國必須建立屬于自己的國際戰略理論體系,掌握代表和反映自身價值偏好和利益取向的國際話語權。
亞洲安全觀既是中國傳統安全文化理念和主流價值觀的集中體現,也是一種創新性的國際戰略思維和安全外交理念,反映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呼聲。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堅持以平等協商、互諒互讓、求同存異的方式解決與許多鄰國的領土爭端問題,先后同14個鄰國中的12個國家徹底解決了邊界問題,樹立了國際關系以及地區安全合作的典范。因此,可以說亞洲安全觀既是中國維護安全、快速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又是中國愛好和平、謀求發展的新型政治理念在地區事務中的延伸和拓展。
亞洲安全觀在實踐中最大的瓶頸問題是能否形成“亞洲安全理念”和 “亞洲安全范式”。比如,在反恐問題上,亞洲各國能否在恐怖主義認定和合作上達成共識;在領土爭端問題上,相關國家能否排除域外國家的挑唆與破壞,真心實意排除歷史問題干擾,一起找到和平解決沖突的方案。
亞洲安全觀最大的亮點是亞洲安全由亞洲人民自己做主、自己主導。用習主席的話講就是:“亞洲的事情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辦,亞洲的問題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處理,亞洲的安全歸根結底要靠亞洲人民來維護。”亞洲安全觀是亞洲國家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最佳闡釋。
亞洲安全觀是中國以更加進取的姿態參與未來國際規則制定和地區安全治理的集中表現,也是中國為亞洲各國提供的公共安全產品理念,體現了中國胸懷、中國智慧、中國擔當,為亞洲區域安全合作總體框架的確定和未來亞洲新安全合作機制的建立明確了宗旨、指明了方向,對亞洲實現持久和平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上一篇:協調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