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 閆文虎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吉隆坡國際會議中心出席第十八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并發表講話。李克強在講話中表示,東亞峰會應堅持發展和安全“雙輪驅動”,中方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支持在東亞峰會框架下就安全理念和架構進行交流。
那么。什么是亞洲安全觀?我國對亞洲安全觀的主要原則立場是什么?針對這些問題,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的專家閆文虎為我們進行分析和解讀。
——編者
亞洲安全觀是2014年5月21日,習近平主席在亞洲相互協作和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提出的。它是一個總體安全理念,既包括軍事安全、政治安全,又包括經濟發展、文化安全、社會進步等多個層面,既包括熱點敏感問題,又包括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義、跨國犯罪、環境安全、網絡安全、能源資源安全、重大自然災害救助等。其核心要義是以發展為主軸,以共同安全為方向,以合作為手段,以可持續安全為目標,亞洲各國人民自己做主、共同協商、共同推進。
亞洲安全觀是亞洲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到新時代的歷史需求。亞洲是21世紀世界經濟增長和文明進步的重要引擎,GDP目前已超世界30%,與美國、歐洲構成世界三大經濟板塊,是當今世界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然而,亞洲傳統安全威脅和非傳統安全威脅相互交織,安全問題的內涵和外延都在進一步拓展。亞洲的可持續發展面臨各種安全威脅的挑戰和域外大國的干擾與破壞,亞洲各國需要跳出狹隘的自我安全觀念,構建普遍性安全合作機制,共同維護安全,共同發展進步。
亞洲安全觀突破了以軍事安全為主的傳統安全觀念,強調安全的綜合性。亞洲安全觀,摒棄了排他性的零和博弈的安全發展理念,強調以共同發展帶動共同安全,以可持續發展促進可持續安全,而不是一時一事的安全。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軍事同盟,堅持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和組織。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反對動輒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反對為一己私利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對以鄰為壑、損人利己。
上一篇:協調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