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的突破路徑
綜上所述,我國商貿流通體制改革存在的難點和阻礙因素并非短期內所能解決,盲目追求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商貿流通體制不符合實際。鑒于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內外部發展環境和現狀特點,應建立符合中國特色的現代商貿流通體制。當然,改革應避免全面鋪開,需把握節奏,選擇好突破路徑,由點及面,由局部至整體逐步推開,才能使改革落到實處,使改革的績效獲得最大限度的發揮。
其一,營商環境法治化。法律法規是商貿流通業發展的基石,有法可依才能使商貿流通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推動商貿流通體制改革,需要加快建立并完善商貿流通業的法律體系。通過規范市場競爭行為,協調各方利益關系,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和法治化營商環境。一是建立促進商業競爭、防止商業壟斷的法律體系;二是建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三是建立規范產品營銷的法律法規;四是建立市場建設的法律法規;五是出臺零售、批發市場、商業網點、物流等專項法規,進一步規范其設立和管理。如涉及零售業的法律制度大體可分為:有關零售主體的法律制度、防止不正當競爭法律制度、特定商品管理法律制度、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制度、有關商業布局的法律制度及環境管理法律制度、零售行業促進法律制度等。只有建立了全面系統的法律體系,設立相應的執法機構,并做到有法必依,加大對違法的懲治力度,方可真正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同時,也要通過法律規范政府行為,以法律保障市場機制,以法律保障創新者權益。
其二,行業監管標準化。由于區域和城鄉發展的不平衡,國家層面制定商貿流通行業的發展規劃很難規范各地區和各領域的發展,而商貿流通業若缺乏有效監管,很容易出現過度競爭和無序競爭,影響行業發展質量。制定行業標準,加強對標準執行情況監管,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應作為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的重要突破點。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形成商貿流通業發展和監管標準化的共識。以標準化促改革,應把握好4個重點,一是可考慮由國家標準制定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負責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二是標準制定既要兼顧行業發展特點,也要力爭和國際標準體系相一致,甚至可以高于國際標準;三是加強標準的推廣和信息服務;四是建議各省市設立專門機構監督行業標準的認證與執行。要樹立全行業的標準化意識,通過加強行業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行業監督,提高發展質量。
此外,還要建立相關經營機制、管理機制、運行機制,擴大商貿流通企業引資力度,鼓勵有實力的商貿流通企業“走出去”,創建內外貿融合發展平臺,推動內外貿一體化。
三、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的政策體系
政策是商貿流通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推動力。加快建立促進商貿流通業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也是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要形成促進商貿流通業有序發展、創新發展的政策體系,推動商貿流通業向市場化、現代化、國際化發展。
第一,推動商貿流通業向市場化發展。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也為商貿流通體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建立商貿流通業的政策促進體系,首先要將促進市場化作為重點,即加強市場體系建設,規范市場流通秩序,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市場化的政策體系,主要包括5個方面,一是規范市場準入和退出的政策體系,要通過設立相應的標準和流程,規范企業進入和退出的相關手續,減少不必要的限制,為企業提供便捷化服務。二是建立反壟斷的政策體系。三是給大、中、小企業以公平的待遇。四是促進行業協會發展的政策體系,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管理和協調作用。要將商貿流通體制改革與推進我國市場化進程相結合,營造誠信有序的商貿流通市場環境。
第二,推動商貿流通業向現代化發展。以自動化、信息化、標準化為核心的技術創新,以電子商務引領的交易方式創新,以連鎖經營為先導的流通組織創新,以配送為重點的服務創新,以綠色低碳為目標的發展模式創新,將成為未來商貿流通業現代化發展的大趨勢。因此,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方式,建立現代流通政策體系,也應作為商貿流通體制改革的重點。一是鼓勵適應地區經濟發展特色的各種商業模式創新和“互聯網+流通”建設,支持流通企業信息化建設,鼓勵流通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對開展網上交易的流通企業、網上交易平臺的搭建予以政策支持,推動實體交易與網上交易共同發展。二是鼓勵創新商業網點建設,建設特色服務網絡體系,拉動服務消費。三是完善信用、支付和物流等相關服務體系,為商貿流通現代化發展構建良好的配套體系。四是建立商貿流通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定期公布全國評價結果,對優質企業給予獎勵。五是配合“一帶一路”,對中西部地區商貿流通企業提高現代化水平給予支持。
第三,推動商貿流通業向國際化發展。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已經建立起較為全面的開放型經濟體系,成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產業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但商貿流通業的國際化程度卻略顯滯后,因此,提高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國際化水平,將成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形勢下,商貿流通業體制創新、成長壯大的重要途徑,我國的商貿流通將向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發展和延伸。促進商貿流通業國際化的政策體系重點包括3個方面,一是提高商貿流通業的開放度,調整引資重點,加強對國際知名商貿流通企業的引進力度,嘗試建立商貿流通業引資的負面清單管理方式;二是鼓勵國內商貿流通企業“走出去”,對國內大型商貿流通企業按照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拓展海外市場、建立營銷網絡給予相應政策支持;三是提高我國商貿流通業的國際化經營水平,政府對商貿流通業由管制為主向管理與服務并重轉型,鼓勵發揮行業協會的協調和促進作用,鼓勵商貿流通企業提高經營、管理、服務水平,樹立重視誠信、優質服務的企業文化,對達到國際標準的領軍企業和示范企業給予獎勵。(顧學明)
上一篇: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