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 吳先滿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這是指導2016年至2020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獻;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行動指南。《建議》強調“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這是指導我國“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思想,也是《建議》的一大亮點與創新。
強調提出這一指導思想,這首先是對我國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經驗的科學總結。我國以往的經濟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但以往的經濟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經濟效益不高,產業價值鏈處在中低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問題漸次凸顯?!笆濉币詠?,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漸次提升,尤其顯著表現在經濟增長動力結構上消費的拉動作用超過投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上不少中西部省市區經濟增長超過東部一些省市;在經濟增長速度減緩的同時,社會勞動就業持續擴大、不減反增;大中型企業穩定創新的同時,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勢起;等等,這些都顯示出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以后的一系列的新特點、新趨勢、新特質。
強調提出這一指導思想,更重要的是對“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和趨勢的科學把握,是對“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工作的嚴格要求。
第一,必須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的區間。目前,我國的經濟體量已經很大,但是我們的人均收入水平并不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的中心任務。所以無論是從國際比較還是從國內建設來看,都要求我們的經濟發展必須保持足夠、適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速度太低,不行;速度過高,也不好;所以,要把經濟增長保持在合理的區間,在7%左右,既需要也可行?!督ㄗh》提出到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保持原有的目標要求,是積極而又穩健的,有利于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有利于科學調控經濟運行。
第二,必須突出創新發展,做實創新發展。保持中國經濟發展中高速,產業邁向中高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關鍵是創新。國家已經制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并已取得初步成果。下一步主要就是要把創新驅動戰略做實。要全面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進一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推行互聯網+,實施《中國制造2025》,建設制造強國,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推進農業現代化;以全面深化改革突破創新發展的瓶頸制約。由此,把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建立在創新型、引領型發展的基礎上,而不再是簡單的模仿型發展。
第三,通過堅持協調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別與不平衡。發展上存在的短板或薄弱環節,制約著我國經濟發展質量效益的提升。因此,通過堅持協調發展,如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以協調發展城鄉;如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等原有國家戰略,同時實施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一帶一路”等新國家戰略以協調發展區域;如加快社會、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與建設,以協調發展經濟社會,等,有利于也必然地能夠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這些年來,文化改革發展,社會事業改革發展,大大加快了服務業的發展,提升了服務業的層次、水平,起到了改善、提高我國經濟發展質量與效益的作用,就是很好的例證。
第四,通過堅持綠色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目前,中央已經頒布施行了關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決定。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不僅需要運用經濟方面的工具、方式與手段,而且,通過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可以節能減排降耗,可以發展與環境保護、生態修復、污染治理有關的產業,特別是通過各種產業的低碳、生態化、城鄉建筑的低碳、生態化、居民生活的低碳、生態化,顯著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
第五,通過堅持開放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如今我國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無論是初中期的開放,還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這十多年的開放,應該說,中國都是開放的受益者。我們從日益全面、深入的開放中,開辟了國際市場,增加了經濟總量,擴大了勞動就業,增多了財政稅收,充實了外匯儲備,提升了國際影響。未來包括“十三五”時期,通過更加全面、深入而又科學的開放,統籌協調好國內與國際這兩個大局,仍然可以大有作為,仍然可以增進中國的實際利益,進一步提高我國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事實上,近兩年來,通過實施“一帶一路”這一重大國家改革開放戰略,我們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對于化解國內比較顯著的產能過剩起到了有益的作用。下一步,要突出以中國的海外投資力量,提升開放,增進效益。
第六,通過堅持共享發展,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我們黨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目的就是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讓改革開放發展的成果為人民共享。這次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而又突出強調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和共享發展的理念,確實是一大進步與創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要做到所有的城鄉、地區、家庭、人群一個不拉,這就必須要高度重視我們的進一步改革開放與發展的成果為人民所共享的問題,因此“十三五”時期我們必須保持經濟增長在合理區間,繼續穩步做大“蛋糕”,同時改善收入分配,建立健全系統的勞動就業、收入增長、收入分配機制以及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等。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的經濟建設都能做到不急功近利,更加重視民生、更加圍繞民生、更加貼近民生,那么我們的經濟建設勢必質量與效益會更好。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暑期視察東北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抓民生也就是抓發展,要把經濟建設各方面的工作、環節與民生的保障、改善相結合,與民生鏈相銜接,這是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并切實加以貫徹落實的。
上一篇:實現城鄉協同一體要實行差別化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