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的充分條件與制度有關,最重要的是治理能力
其次,做到精準的充分條件是,政策制定者和宏觀調控者有很強的治理能力,進而能夠合理地確定政策目標和調控目標,并保證政策措施和調控措施達到預期的目的。這是最為重要,也是最難做到的。這個充分條件與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有關,那就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所以,能否做到精準,首先是對國家、對政府的要求。唯有國家治理、政府治理改善了、加強了,政策制定、項目安排和宏觀調控的精準才是可能的,這些政策、項目和調控的實施到位才是可能的。易言之,能否做到產業政策和宏觀調控的精準,實際上是對國家治理和政府治理的考驗。這就要求國家和政府做到利益中性,即只代表公共利益,而不受制于某種利益格局或某些利益集團,由此,體現公平公正的價值取向,并不斷提高治理效率,以實現公平公正基礎上的公共資源優化配置。
信息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做到信息對稱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制度安排。一如股市,能否做到各利益相關方的信息對稱,關鍵在于制度設計和制度建設,也就是市場治理能力的問題。再如推進PPP(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項目,需要掌握公共服務的需求信息,以及社會資本的相關信息,但最為重要的是,如何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進而能夠使政府與社會資本有效合作。所以,信息對稱也同樣要求提高有關方面的治理能力,最終歸結到本文的主旨:精準,需要提高治理能力。
上一篇:以全球視野謀開放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