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楊光斌
核心觀點
●即使在西方政治思想的脈絡上,“選舉授權產生合法性”也只是片面的一家之言,何況還被殘酷的現實所質疑。
●這種“冷戰政治學”的產物,卻在中國思想領域大行其道,國內很多高等教育機構和研究部門,傳遞出的觀念幾乎都是“選舉授權才有政府合法性”。
●在理論上,當西方的主流理論都在因時因地地看待并建構“合法性”概念時,我國社會科學領域卻有不少人依舊拿其中一種爭議最大的概念即“選舉授權”來對照中國政治。
●當代中國政治滿足了合法性理論的最大公約數,即合法律性、有效性、人民性和正義性,所以才有如此高的民意支持率。
●亨廷頓還一針見血地指出,選舉出來的政府如果不能提供公共秩序,不但不具有合法性,而且還是不道德的,因為政府的職能就是治理,而不能履行其治理職能的政府自然是不道德的。
●依據法律而組建的、人民參與的并依據基本正義原則而有效治理的政府,就是“合法性政治”。
在政治學中,“合法性”這個概念講的是民眾對政府的一種心理上認同和自愿服從的問題。因此,它不但是一個理論概念,而且是一個與政治相關的問題,表達的是一種政治秩序觀。但是長期以來,學界對這個概念的濫用產生了一些相應政治后果,因此有必要對其進行正本清源。
“合法性”概念在思想領域的濫用
目前中國思想領域流行的“合法性”概念,是上個世紀50年代冷戰時期美國政治學家李普塞特所建立的,即所謂的“選舉授權才有政府合法性”。這是典型的代議制政府理論。但是,這種合法性之說,不但不能避免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西方所出現的政治危機,而且要對非西方國家的治理危機甚至國家失敗負責。就是這種“冷戰政治學”的產物,卻在中國思想領域大行其道,國內很多高等教育機構和研究部門,傳遞出的觀念幾乎都是“選舉授權才有政府合法性”。
對此觀念的一種回應是,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于歷史。這有道理,但還需要進一步的理論解釋。有一個英國學者統計了2008年至2013年中外學者發表的關于中國政治“合法性”的120多篇文章,發現中國學者基本上都在引用西方政治哲學尤其是選舉授權的概念來談中國政治,認為中國政治存在“合法性”危機;與此相反,西方研究中國政治的一些學者卻從文化主義出發,以中國政治哲學的概念來看當代中國政治,比如天道、民心、民本、和諧,得出的結論和很多中國學者相反。由此可見,對于政治學界來說,也需要正確認識“合法性”這個概念。
上一篇:當下“老鄉”問題的破解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