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石仲泉
【核心觀點】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十三五”規劃中尤為鮮明的,是提出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許多新理念。最為突出的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新的發展理念,不僅對于實現第一個百年的奮斗目標,而且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打下更加堅實基礎,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即將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戰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是實現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定性戰略部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
自1979年底鄧小平用“小康”一詞來形象描述“中國式的現代化”之后,建設小康社會就成為了我們黨實現“中國夢”的初始奮斗目標。30多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小康社會的內涵在不斷豐富,標準在不斷提高。
十八屆五中全會根據“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其“新”在何處?最重要的:一是在提高發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續性的基礎上,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比十八大的要求具體化了。二是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這是提出“中國制造2025”推動工業制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制造強國”的必然要求。三是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明顯加大。以消費促經濟增長,在“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了全面放開二胎的新戰略,這樣每年將增消費二三千億元。四是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我國目前在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7500萬,平均每年脫貧1500萬,這是一個剛性指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要求。五是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全會提出這一點,意味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表現為硬實力,還要求軟實力達標。只有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才能與響當當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夢寐以求的目標相匹配。六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它將使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提出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要求,屆時達到新的水平。
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理念
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十三五”規劃中尤為鮮明的,是提出了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許多新理念。最為突出的就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五大新的發展理念,不僅對于實現第一個百年的奮斗目標,而且為實現第二個百年的奮斗目標打下更加堅實基礎,都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堅持創新發展。首先,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少年來,我們一直強調“創新”,但在黨的全會上明確提出“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還是第一次。其次,明確指出,創新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和改革方面的創新,而是全社會各個領域的全面創新,它包括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這就使創新發展達到了全覆蓋。
——堅持協調發展。一是突出了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只有盡快解決城鄉區域的二元化,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才能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二是強調了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它包括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是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誠信建設,增強國家意識、法治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倡導科學精神,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等。三是推動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堅持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
——堅持綠色發展。這既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形象化表述,也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提到了新的高度。一是強調了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二是提出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三是提出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要求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堅持開放發展。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直堅持開放發展,這次全會的新要求:一是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完善對外開放戰略布局,培育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和經濟區,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二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進同有關國家和地區多領域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的全面開放新格局。三是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堅持共享發展。這是對我們黨一直強調的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的新概括。它要求:一是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守底線、突出重點、使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二是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使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攻堅工程落到實處。三是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完善創業扶持政策;堅持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提高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縮小收入差距;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從而使全社會都能得到改革紅利,促進國家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境界
五中全會強調,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遵循以下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科學發展,堅持深化改革,堅持依法治國,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黨的領導。這六個堅持,最后落腳到“堅持黨的領導”。因為實現奮斗目標,完成歷史使命,關鍵在黨。全面從嚴治黨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五中全會要求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境界又“新”在何處呢?主要強調了這樣兩點:其一,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其二,著力解決一些干部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形成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這是建設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態的重要環節。這兩項既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新要求,也將全面從嚴治黨提到新的境界。
上一篇:不要把“雙降”當成量化寬松